【关于谚语】原文里是人在曹营心在汉还是身在曹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13:27:38
原文里是人在曹营心在汉还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准确的!原文.

身在曹营心在汉

人在曹营心在汉

身在曹营心在汉

身在曹营心在汉~

【释义】
三国时关羽身陷曹操阵营,心里想着刘备。身子虽然在对立的一方,但心里想着自己原来所在的一方。比喻坚持节操,忠贞不二。
【示例】
刘波泳《秦川儿女》第一部第二章:“身在曹营心在汉,他就是上马金,下马银,也别想把我买动。”
【用法】
复句式;作谓语、分句;含褒义
【出处】
《三国演义》第二五回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人在心不在
反义词 : 同心协力
【歇后语】
关羽降曹操;曹营的徐庶
【故事】
东汉末年,刘备被曹操打败。关羽为了保护刘备的夫人被迫投降曹操。曹操对关羽关怀备至,送他宅院、美女、战袍及宝马,关羽还是无动于衷,一心想打听刘备的下落。张辽问他为什么身在曹营心在汉,关羽说他与刘备有过生死誓言。
【相关故事】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於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於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初,曹公壮羽为人,而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及羽杀颜良,曹公知其必去,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先主於袁军。左右欲追之,曹公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
【演义记载】
《三国演义》中没有“身在曹营心在汉”这句话,而且此语也并非指徐庶,而是说关羽。关羽与刘备失散后,不得已降了曹操。曹操对关羽优礼有加,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封侯赐爵。但关羽不为所动,最后挂印封金,不辞而别,过五关斩六将,与刘备、张飞相聚。因而后人称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这是民间流传的俗语,在戏剧曲艺中能听到。后来这句话常用来比喻人在某地心却怀念异地的亲人,也常用来比喻人在敌对双方的某一方挂职,心却向往另一方。
《三国演义》中说,曹操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