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践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1 03:03:36

因为他不忘报仇雪恨,辛苦劳作、卧薪尝胆,提醒自己不忘兵败会稽的耻辱。经过二十年的努力,终于转弱为强,出兵灭掉了吴国。

1、原因
  ①正确的战略。认清越国实力不敌吴国的事实后,卧薪尝胆,唤起国人斗志,迎合吴国,麻痹夫差。
  ②积蓄国力。主要表现在发展经济和人口上。首先,勾践夫妻亲自农耕、织布,身体力行,足以表现勾践发展经济的决心和力度。其实,鼓励国人生育。凡生育者都有奖励,多着国家还予以供养。
③勾践个人作用不可忽视。任何政策制定后,都必须要有一个领导者予以坚定实施,否则都是白搭。勾践卧薪尝胆所表现的战略眼光和坚强毅力,任人为才的施政行为,以及让全国上下一心的巨大号召力,不可忽视。
  2、人物简介
  越王勾践(约前520年―前465年),姒姓,名勾践,又名鸠浅、菼执,夏禹后裔,越王允常之子,春秋末年越国国君。前496年即位,曾败于吴国,被迫求和。返国后重用范蠡、文种,卧薪尝胆使越国国力渐渐恢复起来。
  前482年,吴王夫差为参加黄池之会,尽率精锐而出,仅使太子和老弱守国。越王勾践遂乘虚而入,大败吴师。夫差仓卒与晋国定盟而返,连战不利,不得已而与越议和。前473年迫使夫差自尽,灭吴国称霸,是春秋时期最后一位霸主。

公元前496年,吴王派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打得大败,吴王也受了重伤,临死前,嘱咐儿子夫差要替他报仇。夫差牢记父亲的话,日夜加紧练兵,准备攻打越国。

过了两年,夫差率兵把勾践打得大败,勾践被包围,无路可走,准备自杀。这时谋臣文种劝住了他,说:“吴国大臣伯喜否 贪财好色,可以派人去贿赂他。”勾践听从了文种的建议,就派他带着美女西施和珍宝贿赂伯喜否 ,伯喜否 答应带西施和文种去见吴王。

文种见了吴王,献上西施,说:“越王愿意投降,做您的臣下伺候您,请您能饶恕他。”伯喜否 也在一旁帮文种说话。伍子胥站出来大声反对道:“人常说‘治病要除根’,勾践深谋远虑,文种、范蠡精明强干,这次放了他们,他们回去后就会想办法报仇的!”这时的夫差以为越国已经不足为患,又看上了西施的美色,就不听伍子胥的劝告,答应了越国的投降,把军队撤回了吴国。

吴国撤兵后,勾践带着妻子和大夫范蠡到吴国伺候吴王,放牛牧羊,终于赢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