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福线是如何制作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9 02:02:40

来福线就是枪的“指纹”,应用陀螺原理,现代制造来福线的方法主要有四种:单点钩切法(cut rifling) 在16世纪就已被发明,是最早期的生产方法。这种来福线制法是使用一个钩状削刀,在枪管内边转边切、慢慢地一条条削出来福线,这种方法费工费时,在其他来福线制法出现后,它就不再被用来进行大量生产。由于准确度最高,现今最高级的竞赛用枪管仍用此方法制造。   
多点式拉削法(broad rifling)这个制程是单点钩切法的改良,使用拉刀(broach),边拉边转,一次同时把数条来福线切削出来。早期制法要换拉刀拉削多次,每次拉刀都比前一次大一点,逐渐增加阴来福线深度;现代则在同一支拉刀上有多组刀模,后面的刀模比前面的要大一点,因此不必换拉刀就可以把来福线切削出来。 这个方法早在19世纪就已发明,20世纪初的军用步枪都是用这种方法来制造来福线,即使在德国人发明锤锻法之后,还是有许多枪用此法来大量生产。   
模头挤压法(Button rifling)在1950年代由美国雷明顿公司工程师麦克·华克(Mike Walker)发明的来福线制法。其方法是先将枪管钻一个比膛径(bore diameter)稍小的洞,然后用一根上面有跟阴来福线对应突起的高硬度模头(button),用高压机器从洞中边转边压下去,将钢材挤成阴来福线和阳膛。现代枪管多数用此方法制作。   
锤锻(Hammer forge)又名冷锻法(cold forge)。现代制造枪管来福线的方法,多用来制造多角型来福线(polygonal rifling),适合大量生产枪管,由德国在1930年代发明。 它的作法是将枪管钻一个比阴膛直径(groove diameter)稍大的洞,将一根和枪管内膛形状相反(阴来福线位置突起)、贯串整根枪管的高硬度模杆放在洞中,然后以机器在枪管外锤打,把钢材挤到紧贴模杆,然后将模杆抽出,模杆突出的地方所压出的就变成阴来福线了。速度最快、成本最低的方法,不过由于巨额的初期设备投资,仅有少数枪管制造厂使用这种方法来制造来福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