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初中竞赛题(不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2:50:20
通过实验研究,专家们发现:初中学生听课的注意力指标数是随着老师讲课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讲课开始时,学生的兴趣激增,中间有一段时间,学生的兴趣保持平稳的状态,随后开始分散. 学生注意力指标数y随时间x(分钟)变化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y越大表示学生注意力越集中). 当 时,图象是抛物线的一部分,当 和 时,图象是线段.
问::一道数学竞赛题需要讲解24分钟. 问老师能否经过适当安排,使学生在听这道题时,注意力的指标数都不低于36.

我想问下,这个做法对吗,如果错了,请指出错在哪里?谢谢大家了!
20到40这段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y=-(7/5)*x+76,则当X=24时,Y=42.4>36,所以老师能经过适当安排,使学生在听这道题时,注意力的指标数都不低于36.

注:解法大家就不用写了,我自己知道,我只想知道这个做法错在哪里,拜托了~
哦,忘图了,嘿嘿

20和40这一段里,X是时间点,不是时间段X=24是第24分钟时的注意力,并不是24分钟中的注意力,所以错了

本人是初一的,发表一下见解。
我同意这道题应该分情况讨论一下,简单说也就是分段函数,你先要写出0——10min、10——20min、20——40min这三段的函数解析式,然后分别求出Y>=36时各式的解,

但我觉得不能相加,而是三段的函数解析式都大于y>=36 ,才能说可以经过适当安排……

这道题应该分情况讨论一下,简单说也就是分段函数,你先要写出0——10min、10——20min、20——40min这三段的函数解析式,然后分别求出Y>=36时各式的解,将所得结果相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