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 体是什么 具体点,好的加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0:35:33

关于“读者体”,网上有人这么说,虽然我不太赞同,但发上来让你看一下:

  据说在中国五本杂志里面就有一本是《读者》,当然它的成功也仅在于经济学的意义上。他并没能贡献出一种有价值的阅读方式和文化方式,因为它是美国版《读者文摘》的中国化。但却它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这个时代人们的文化水平和精神生活的质量。
  从这份杂志提供的文章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个时代的阅读是如果不是反文学的那么对待文学的态度也是拒绝。这《读者》里我们看不到真正有成就的作家的名字,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字作品。即使偶尔在显著的黑体字提示下出现的那些作品也不见作家的真正功力。于是散文成了这份杂志最喜爱的文体。或许诗歌是个例外,但是诗歌只是一个摆设,它的出现也是出于整体上制造一种文化性的假象,实际上它就像妓女口中的政治或者美学,处境尴尬。
  与其说“散文体”是杂志主创的选择,我更愿相信这是对多年来国民阅读行为一种总结。而这种“散文体”里面又多大意义上归结于文学这也是一个疑问,平民化的叙述语气和平面化的思想力度加在一起,使这份杂志看上去更像是一场平凡乃至平庸的故事会。所以它不仅拒绝文学,更拒绝思考,这是因为它的受众也就是最广大的中国读者实际上还不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这个时代精英和大众还存在明显的二元对立,大众文化气焰嚣张的同时又患有明显和贫血症而且先天的营养不良,所以这个时代还需要真正的文化偶像,遗憾的是鲁迅死后的60年里再也没有出现一个民族精神的旗帜。
  作家呢?作家没有死,但他们只能在《读者》这样的杂志里苟延残喘,抑或幸运一点的就被精明的文化商人选中,于是这样一批作家产生了:贾平凹,池莉,毕淑敏,周国平,二月河,莫言,王小波,王安忆,王朔,余秋雨,余华,孔庆东,刘心武,于丹……这里差不多囊括了当代文学所有的“著名作家”,也只有这样的“著名作家”才能成为《读者》的“签约作家”。我列出的名单中虽然不尽是那一百位的签约作家,这正反映了中国作家的整体素质实在令人堪忧。
  一百名“有相当知名度”“写出当代文学重要作品”的作家一起被《读者》招安,被招安的还有陈思和这样的文学教授和知识精英。这一事件实际上反映了文学在这个时代的真实境遇。无疑这是一个巨大的讽刺:文学成了文字垃圾招摇撞骗的广告牌。
  作家没死,而文学却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