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的一道数学应用题,请大家帮帮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13:54:26
好像 一楼的是正确的,但,能不能再说详细一点。

“逗号”的周长=大圆周长一半+小圆周长,小圆周长=大圆周长一半,
所以“逗号”周长=大圆周长。
甲蚂蚁必须在A--B的大半圆弧上爬行才能被乙蚂蚁追上。
甲蚂蚁在A--B的大半圆弧上爬行的时间段:
0---20/3秒,40/3---20秒,...80/3---100/3秒,。。。
乙蚂蚁在A--B的大半圆弧上爬行的时间段:
4---8秒,12---16秒,20---24秒,28---32秒,。。。
可知甲蚂蚁第三次在A--B的大半圆弧爬行时被乙蚂蚁追上,此时乙蚂蚁是在快爬完第四圈的时候。
乙蚂蚁爬行3圈半到A点时,用40×3.5÷5=28秒,
甲蚂蚁28秒爬行28×3=84厘米,84-40×2=4厘米,此时甲蚂蚁已经爬离A点4厘米,4÷(5-3)=2秒,
这样乙蚂蚁共用28+2=30秒追上甲蚂蚁,
爬行了30×5=150厘米。

小学几年级啊,可以用方程式,设未知数吗?设相遇时间为X素以就有式子
3X+20=5X解得X=10,所以乙就是50厘米

30CM。都好四周长等于大圆一半的,也就是说乙从B到A时,甲正好也从A到B了,两者在相向而行各走4分之一圆,所以是30

“逗号”的周长=外圆的周长
乙蚂蚁要追上甲蚂蚁要比甲蚂蚁多行:
40÷2+40=60(厘米)
两只蚂蚁第一次相遇需要:
60÷(5-3)=30(秒)

这逗号没特别说明啊~
应该是默认AB 段曲线和圆弧 相等的~
5t+20-3t=40N
t=20N-10
N=1 等于是套了1圈(类比跑步) 就是第一次相遇
t=10s
S=50cm

应该是30秒(这道题是追及问题,但是巧在那个逗号,也就是所组成的小圆周长正好等于大圆周长的一半,所以逗号的周长就是大圆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