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美盛行的戏剧流派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7:24:26
现代派?印象派?荒诞派?古黄派?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美盛行的戏剧流派:荒诞派戏剧
  荒诞派戏剧(absurd theatre)是现代戏剧流派之一。荒诞(absurd)一词,由拉丁文的sardus(耳聋)演变而来,在哲学上指个人与其生存环境脱节。“荒诞派戏剧”这一名词,最早见于英国戏剧评论家马丁·艾思林1962年出版的《荒诞派戏剧》一书,它是作者对20世纪50年代在欧洲出现的S.贝克特、E.尤内斯库、A.阿达莫夫、J.热内、H.品特这类剧作家作品的概括。荒诞派戏剧的哲学基础是存在主义,否认人类存在的意义,认为人与人根本无法沟通,世界对人类是冷酷的、不可理解的。他们对人类社会失去了信心,这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荒诞派戏剧在艺术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反对戏剧传统,摒弃结构、语言、情节上的逻辑性、连贯性;
  2.通常用象征、暗喻的方法表达主题;
  3.用轻松的喜剧形式来表达严肃的悲剧主题。

  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品:《等待戈多》(EnattendantGodot)
  《等待戈多》是戏剧史上真正的革新,也是第一部演出成功的荒诞派戏剧。第一幕由爱斯特拉冈(Estragon)和弗拉季米尔(Vladimir)两个流浪汉的对话组成,一边语无伦次地闲扯,一边做些无聊琐碎的动作。同时间他们一直在等待一位叫做戈多的神秘人士的到来,此人不断送来各种信息,表示马上就到,但是从来没有出现过。后来他们遇到了波卓(Pozzo)与幸运儿(Lucky),波卓是幸运儿的主人,而幸运儿是波卓的奴隶,两个人上场做了一番疯癫表演就下了台,一切恢复原样。第二部是第一幕的简单重复,两个流浪汉讨论了各自的命运和不幸的经历,他们想上吊,但是还是等了下去。他们只是两个不知道为何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普通人;他们设想了种种站不住脚的假设,认为他们的存在一定有某种意义,他们希望戈多能带来解释。

  黑色幽默,英文名:black humor

  起源

  早在20年代,一位法国超现实主义作家安德烈·布勒东曾编过一本名为《黑色幽默文集》的书,1965年,美国作家布鲁斯·杰伊·弗里德曼( Bruce Jay Friedman)将60年代以来的美国报刊上发表的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