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宋太祖等等这些谥号是今天的人取的还是当时的人取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0:43:13
还有隋炀帝等等,这些是不是叫做“谥号”?当时的人们都这样称呼他们吗?

太宗太祖这种是庙号,隋炀帝的“炀”是谥号,“炀”是唐朝人加的,隋炀帝谥号本是“明”,《史记.谥法解》说:好内远礼曰炀。朋淫于家,不奉礼。

“祖”和“宗”这种都是庙号,XX帝的那个“xx”是谥号,像唐太宗李世明谥号是“文皇帝”。

庙号和谥号都是后人加的,大多都是后几代的皇帝加的,有的是死的时候就有的,后代追加的也有。但不是今天的人取的。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百科)
庙号的意义

太祖、高祖开国立业
世祖、太宗发扬光大
世宗、高宗等都守成令主的美号
仁宗、宣宗、圣宗、孝宗、成宗、睿宗等皆乃明君贤主
中宗、宪宗都是中兴之主
哲宗、兴宗等都是有所作为的好皇帝
神宗、英宗功业不足
德宗、宁宗过于懦弱
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虚
文宗、武宗名褒实贬
穆宗、敬宗功过相当
光宗、熹宗昏庸腐朽
哀宗、思宗只能亡国

当时的人们都这样称呼他们吗?
这是死后的称谓,当朝时不可能是这样叫的,一般是皇上,圣上什么的

他们死后后代给的称谓,一般供奉在宗庙中

皇帝死后,后来的皇帝会给他们上谥号,唐太宗最不要脸了,开了谥号长度之先河: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都是后人追加的
什么人愿意自己叫哀宗,末帝,废帝,献帝
都是后人根据当时的情况给他们追加的谥号。

都是死后主持葬礼前经过皇帝批准百官认同其在位所作为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