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我是不是脾虚湿热,吃什么药能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2:35:53
男,47岁,经常头痛,双腿乏力,每天早饭后上厕所大便溏稀量少,下午又有便意。干了一天活流了很多汗,感觉很累,头疼四肢无力像中暑的症状,经抓痧吃解暑药方觉舒服点。午后身体发热脚底却冰凉,面色暗黄,舌苔白腻。到医院吃了很多中药都不见效,医生说是湿气太重。请问我是不是脾虚湿热,吃什么药见效?
平时在家天热也出不了汗,这时就感觉胸闷头痛又像中暑了 ,还有大便较臭

绝对是寒湿,湿气是很难以除尽的,最好在一个比较好的医生那里坚持吃药,不要着急,不要间断,一定可以慢慢好起来。同时自己的生活也要注意,不要吃性凉生冷的东西,以免恶化

脾虚”是中医一种虚证病名,一般指脾气虚。“脾”的功能和脏器概念与西医的“脾脏”不是一回事。中医学认为,在心肝睥肺肾这五脏中,脾有其独特功能。概括讲,脾主运化,能化生气血,维持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运输功能;脾主运化水湿,以使全身水液正常代谢;脾主统摄血液,使血液循行于经脉之中而不溢出脉外。脾还有主肌肉、四肢、开窍于口等功能。脾发挥功能依赖脾气,脾气有“上升”的特点。
基于这种理论,如果平素体虚,或疲劳、思虑过度,或饮食不节,或大病久病失养,或冒雨涉水,或过吃生冷寒凉及辛辣厚味,均可伤脾或困脾 (脾的功能无法发挥)。轻则脾气虚,出现食少、食后胃脘部不适、气短懒言、倦怠无力、大便溏泄等类似黄老伯的症状。进一步发展,还会引起阴阳平衡失调,出现脾阳虚,除见脾气虚症状外,还见形寒、手足欠温、腹痛、泻肚、受寒或吃冷食加剧等症状。由于脾的功能特点,严重的脾虚还会引起水肿、出.血、脏器下垂等病症。

其实我觉得脾虚这是一个长期性的症状,所以不是一时就可以改善的,建议你可以以食疗和调养为主,比如在没有食欲的时候吃点米汤,平时注意脾胃的保护,不要吃刺激性的食物。你指的营养配搭似乎是西医而言,其实我建议你用食疗,具体食谱建议你买一本《饮膳正要》试试根据你自己的身体去选择食疗方法。少吃那些滋腻的补品,你的脾胃运化功能不好,再吃那些会雪上加霜。还有,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你恢复身体,不过不要剧烈的,你不妨试一下打太极拳。饮茶上我建议你可以试试楂~脾cha~,现在茶疗不是也很风行的吗。特别加入了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生姜、砂仁等天然草本,对脾虚虚弱虚寒,腹胀纳少,食后胀甚,食欲不振 肢体倦怠都是有很好的调理作用的。事实证明安全健康的。

下面推荐一些比较简单的食疗的做饭
药点、药饭是将谷物与某些食物和药物一起制作成饭、糕、饼、包子、馒头等主食或点心,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方1、橘红糕:鲜橘皮10克,打碎成细粒后用糖浸渍,再和入面粉制成糕点。适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咳嗽痰多。
  方2、豆蔻馒头:白豆蔻粉6克,撒入适量的面粉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