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三司分权与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的异同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08:30:13
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多党民主政治制度强调国家政治架构中立法、司法、行政部门的三权分立,目的是使三个机构互相制衡、互相监督,使各个部门在权力制衡和监督中达到政治行为的高效与廉洁。为的是是国家机构不腐败,政府较为民主。
而明朝的三司分立是为了是君主得以掌控大权,是为君主服务的
附三司分立的出现
明朝建立初期,社会矛盾复杂,政局动荡不安。面对严峻形势,明太祖不断总结经验,寻找巩固封建统治的办法。明太祖认为,元灭亡的原因之一,是“君不能躬览庶政”,君主不够专制,导致“主荒臣专,威福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至天下大乱”。为此,明太祖对国家机构进行了改革,加强君主专制。他分散和削弱臣僚权力,使“权不专于一司”。改革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在中央,废丞相制,职权分给六部。明初承袭元制,在朝廷设中书省,置左右丞相。丞相权力很大。明太祖把中央大权分给六部,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秦汉以来的丞相制度从此废止,皇帝的权力空前提高。
(2)在地方,实行三司分权。明太祖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统管地方民政和财政,设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司法,设都指挥使司管军队。三司各行其职,互不统辖,都直接归中央有关部门管辖。
(3)军事上,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每府各设左右都督。都督府负责军队的管理和训练,但无权调动军队。逢有战事,由皇帝亲自任命军事统帅,兵部发出调令,都督府长官奉命出征。这样,五军都督府与兵部互相制约,军权牢牢掌握在皇帝手中。经过改革,全国的政治、军事大权都集中到皇帝一人手里,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加强。

两者可以说是有着本质的区别:

明朝三司分权主要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分散和削弱臣僚权力,使得整个国家的权力都集中在皇帝身上;
资本主义国家三权分立的目的则是保护私权,避免政府的权力过大,更好的保护人民的权益

以上!

明朝三司分权是主要原因是削弱相权使大权归皇帝,本质加强封建专制.
资本主义的三权分立则是三个机构相互牵制 ,互相监督,防止本质封建专制,本质是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明朝三司只是分管不同行业 ,分工不同 ,互相之间并没有牵制 ,且最终决策权归皇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