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总说一首诗词里的某处是化用了前人的诗句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9/21 20:54:59
课本里 好多诗词的注解都会添上一句 “这里是化用了**的***” 编写人员如何知道写的人一定看过呢 意境雷同 也许仅是巧合 古今之人 谁说思想都各异? 他们是怎么得出“化用”这一结论的呢??
朝代肯定是按顺序了 这谁都知道

一楼说的是用典,用现在的文论来说则是“典故类意象”,而不是化用前人诗句。

余下的都是答非所问。

我来说说吧,这种所谓“化用了某某人的诗句”的说法,其实都是或然性推理(逻辑学概念)。就是说,除非作者自己注明了出处,否则都是后人揣摩出来的,并且无法确凿地验证——总不能把诗人从坟墓里挖出来对质吧?呵呵。

但是,若是研究这个思路的话,也是有一定价值的。我是说,研究一下编写人员如何判定“某诗句化用前人”的。

所谓“化用”,就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化”,一是“用”。简而言之就是既借用前人的句子又经过自己的艺术改造。上面说过了,是化用还是暗合,无法确证,只能讲可能性有多大。那么,当后人诗句跟前人诗句意境雷同、文字相近的时候,前人诗句知名度越高、表意越独立,那么后人诗句属于化用的可能性就越高。尤其象“澄江静如练”、象“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类的句子,已经属于文化标签那一级别了,在后世诗人的脑海里简直是挥之不去的美,已经成了他们“写作潜意识”的一部分,哪怕他们在创作时并没有刻意去模仿那些句子,但从定义上来说,他们的确是旧瓶新酒的再创造,的确属于“化用”的情况。

比较多争议的是另一种情况,比方说判定晏几道的“梦后楼台深锁”是化用了许浑的“楼台深锁无人到”,这就见仁见智了。因为许浑那诗不算非常优秀,而晏词中那句话在词里也无足轻重。再者,两首诗的含蕴也有着不小的区别。很可能的一个情况是晏几道纯粹写写场景、为后文作铺垫。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纯粹的牵强附会,象一楼举的例子,如果说“寻得桃园好避秦”也算是化用的话,则是信口雌黄了。

总言之,“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吧

古人惯用典,诗词中如果没有典故,是不入流的,所以学古诗词,古文歌赋,学典是必备的

文必秦汉,诗必盛唐,这是明代前七子之一李梦阳说的。诗人在成为诗人之前必定要读书,读到经典意象就会化用。当然也会有巧合,但绝大多数都不是巧合。化用只要用得好,一样成就经典。

那一般是很明显得啊,就像下面的化用如果没有《桃花源记》这篇文章,谁会理解“寻得桃园好避秦”这句话的意思啊?

宋代谢枋得的《庆全庵桃花》:“寻得桃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