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刘伯承的战功,陈赓直接指挥的占多大比重?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1 06:21:12
陈赓很长时间内是刘伯承的部下。请问:刘伯承的战功,陈赓指挥的有多大比重?

陈赓和刘伯承在抗战中合作较多,129师在抗战中几个著名的战役战斗,都是刘伯承和陈赓联手完成的,例如长乐村之战,神头岭之战,七亘村两次设伏,百团大战,陈赓相当于前敌总指挥。解放战争中,自上党战役之后,两人就分开了,刘在平汉线、陇海线作战,陈赓在同蒲线作战,各自打胜仗。1948年刘在大别山被白崇禧给赶了出来,两人又会合,成功的是淮海战役中的歼灭黄维兵团,陈赓率的东集团是绝对主力。渡江战役后,两人又分开。之后,陈赓赴越、越朝作战。

陈赓的指挥艺术如是中等偏上,那么刘伯承的指挥艺术只能是中等了。晋冀鲁豫自挺进中原特别是挺进大别山后走下坡路,与刘1947年决策轻率是分不开的。

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9师师长,和政治委员邓小平一起,率部奋战在太行山上。面对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军,他经常用“勇是男儿头上的桂冠”、“无角绵羊受欺压,有蛰的黄蜂不可侮”等话语来激发将士们的对敌斗争信心。他指挥部队先后进行了夜袭阳明堡、设伏七亘村以及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晋东南反“九路围攻”、冀南反十一路“扫荡”、百团大战中的正太榆辽等一系列著名战役战斗,给侵华日军以沉重打击,创建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他坚决执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战略方针,积极组织正规军、游击队和民兵相结合的游击集团,并组建大量武装工作队,实行“敌进我进”,向敌占区、交通线广泛出击,粉碎了日伪军的频繁“蚕食”和残酷“扫荡”。与此同时,他率部多次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对根据地的进犯,牢牢把紧太行山这道华北抗日根据地的“南大门”,使“平辽半壁山”得以免遭敌寇的蹂躏涂炭。
日本投降后就任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于1945年9~11月率部发起上党战役和邯郸战役,歼北犯的国民党军近6万人,并争取其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新编第8军军长高树勋率部起义,有力地配合了中共在重庆与国民党的谈判,打破了蒋介石北进的战略企图,为实现党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方针作出重要贡献。
陈赓,原名陈庶康,1903年2月27日生于湖南湘乡。出身将门,其祖父为湘军将领。
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1952年,毛泽东主席点将陈赓筹建哈军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中央特科重要领导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