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省会城市是如何选出来的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7:25:14
谁能告诉我,全国各省的省会城市是以何标准选拔出来的呢?

省会是一个省区的经济、文化、政治、军事中心,一般是由一个省区中最大的城市来担任,但在历史的机遇下,一些新崛起的城市往往会因其优越条件而取而代之。而在上个世纪我国的许多省的省会在各种原因下历经了多次变动。

  黑龙江:齐齐哈尔→哈尔滨。上世纪初,当齐齐哈尔是省会的时候,哈尔滨还只不过是一个小渔村,和齐齐哈尔无法相提并论,但是后来这里却成为中东铁路(现滨州线)和南满铁路(现哈大线)的交汇点,加上松花江的航运,成为了黑龙江乃至东北的交通中心,发展可谓迅速。同时由于齐齐哈尔处于黑龙江的西段,区位不佳,因此在1954年,哈尔滨取代齐齐哈尔成为黑龙江的省会。

  吉林:吉林→长春。吉林省省名即来自于吉林市,在清朝的二百多年里,吉林一直是吉林省的政治军事中心。南满铁路建成之后,得铁路之益的长春在发展上逐渐赶上吉林。伪满时期,长春作为伪满洲国的首都发展更为全面,在吉林省的地位逐渐超过了吉林,加之吉林区位偏东,长春最终在1954年取代吉林成为省会。

  河北:保定→天津→保定→石家庄。河北的省会变迁可以说是我国最为频繁的,晚清及北洋军阀时期,直隶(河北旧称)的政府办公地点就在保定、天津、北京三地之间频繁变化,直至1935年才最终定保定为河北省会。建国后,由于保定的工业缺陷,交通不足,以及靠近京津等不利因素,因此计划在1954年将省会迁往石家庄。和哈尔滨一样,石家庄是一个村庄出身的,处于交汇点而迅速发展起来的城市,处于石太线石德线和京汉(京广线长江以北段)铁路交汇点上,有较大的交通优势,并在解放战争中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选择石家庄。但是受当时经济条件的制约,河北省并没能将省会迁往石家庄。在1958年,天津划归河北管辖,而河北此时正缺一个大城市来支持工业的发展,因此在同年将省会迁往天津。但在1966年因为越南战争,中苏关系紧张等因素影响战争的可能性升高,而天津位于沿海很有可能成为主战场,因此又将省会迁回保定,但迁回没有多久就爆发了文化大革命,由于保定的形势比较混乱,又在1968年决定将省会迁至背靠太行山,交通便利,工人阶级队伍坚强的石家庄,至此河北的省会才最终确定了下来。

  河南:开封→郑州。开封是一座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古城,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如果想在河南找一座能与开封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