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治疗抽吊眼风 怎样治疗抽吊眼风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4 22:48:39

临床面瘫的病理改变可能有两种情况,即神经传导阻滞及神经变性,统称为面部神经受损.传导阻滞是可逆转性改变,当病因消除即可完全恢复.而神经变性是不可逆转的病理变化,其功能的恢复要靠神经再生.面神经受到挤压,牵拉,断裂,温度及其他形成的损伤时,面部神经传导功能都可受到妨碍,在临床上表现为面瘫.治疗特发面神经麻痹(吊眼风)民间验方多用牵正散(僵蚕、全蝎与白附子)配以升肌解表、利水通经、祛风活络的药物同用,作为表证通用的扶正祛风经典药方大秦艽汤与牵正散复用是很自然的方案,但是方剂复用并非简单累加药物就可以合并提升疗效,相反甚至可能形成毒性,或带来严重的副作用,非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尝试和调整不可。本方组成为:
秦艽(人交)15g 羌活(川羌)10g 独活20g 川芎10g(有争议:走访案例用“黄连”别名“川中”证实效果甚好,但源方配伍用川芎,又有称可用“牛膝”别名“川牛”。) 白芷15g 生地10g 熟地20g 生石膏(生石胶)30g 当归15g 白芍15g 黄芩(条芩、条今)20g白术15g全蝎(全虫)10g僵蚕(僵虫、江虫)10g白附子(白附)15g甘草(粉草、分草)10g白菊15g茯苓(云苓、云〇)20g
老先生显然是复用了大秦艽汤方和牵正散方。而且用药量足。白菊一味应该是随证所加,并减去一味防风,(另一说:换一味川芎为黄连?)。
防风,味辛、甘,性微温。 归膀胱、肝、脾经。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性微温而润,为“风药中之润剂”。舒脾泻肝胜湿,为引经之要药。其关键作用在于解痉。方中减去,可能因为牵正散已经具备极强的解痉功能,或实践中加上有不良反应。
黄连,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大苦大寒,过服久服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忌用。苦燥伤津,阴虚津伤者慎用。用量2~5g。关键作用在于祛痰。
川芎,辛,温。归肝、胆、心包经,有毒,活血祛瘀,行气开郁,祛风止痛。辛香善升,能上行头目巅顶,具有祛风止痛作用,为治头风头痛要药,可配细辛、白芷等同用,亦可跟据头痛属于何经进行适当配伍。对于感受风邪引起的头痛,可与荆芥、防风、羌活等同用治风寒感冒头痛;与菊花、僵蚕等配伍,治风热头痛。阴虚火旺,上盛下虚及气弱之人忌服,白芷为之使,恶黄连。 用量3~9g。关键作用在于活血。
虽字面可知方中用黄连,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