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仪被赶出皇宫。民国政府继续有待他们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4:23:12

没有。
溥仪的老师郑孝胥和段祺瑞有私交,帮助溥仪走动,本来段已经答应恢复优待条件,但国民政府自身难保,只是空口诺言。溥仪出宫后移居天津七年,英国老师庄士敦也曾帮他奔走吴佩孚等人之间,但最终没有结果。只是张作霖在溥仪到天津的第一年私下送了十万,其余溥仪都是花自己的钱。
PS:他真的很有钱,在天津的开支(员工薪资,后妃月银,房租,伙食等)每月都逾万,还不包括汽车,钻石,名犬等大宗,不过也因为太挥霍,有些时候房租都不能及时交付,这些在溥仪的《我的前半生》里都有提到过

没有,所以他仇恨民国政府当了汉奸

http://www.cycnet.com.cn/encyclopedia/history/person/emperor/991101050.htm 这里很详细

清末代皇帝、伪“满洲国”皇帝。姓爱新觉罗,字浩然。满族。醇亲王载沣之子。1908年11月14日,3岁时被立为嗣皇帝,授载沣为摄政王,年号“宣统”。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登基不满3年的溥仪由隆裕太后于2月12日代行颁布《退位诏书》。根据清室退位优待条件规定,不废帝号,仍居宫禁。1917年7月1日,溥仪在紫禁城召见张勋,接受他的奏请,复辟帝制,恢复宣统年号,但只做了12天皇帝,随着张勋的失败而被迫退位(见张勋复辟)。1924年冯玉祥等发动北京政变后,摄政内阁决定修正清室优待条件,废除皇帝称号并将其驱逐出宫。溥仪先搬进原醇王府,不久逃入日本公使馆。1925年2月由日本便衣警察护送到天津日租界,继续进行复辟活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侵华日军的策划下潜往东北。次年3月,当上伪“满洲国”执政,1934年3月又改称伪“满洲帝国”皇帝,改元“康德”。溥仪于1935年4月和1940年6月,以伪“满洲国”皇帝的身分,先后两次访问日本。1945年8月14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溥仪于8月17日逃往日本途中被苏军俘获,押到西伯利亚,在集中营里关押五年。1950年8月溥仪与其他伪“满洲国”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