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一篇作文。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16:06:10
八月十五,中秋佳节。
又一次的月圆,又一次月光柔和地洒满人间,又一次华夏文明的唯美绽放。
自古,骚人墨客无数,纷纷吟咏月中之事,绘出一幅月之斑驳陆离之境。所以,月圆之时就成了抒发情感的最佳时刻。寄托情思,寄托想念,寄托美好。
至此,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清辉漫天,月光柔美,月影动人。这一天,承载的都是,祝福的美好和团圆的幸福。
中秋节又名“团圆节”,意为这一天亲人要团聚在一起,一起共享团圆饭,一起共赏团圆月。
藕饼,鸭子,蟹,是南通人桌上不能少的菜色。嫩滑香酥的藕饼,象征和和美美;鲜嫩可口的鸭子,象征家庭富贵;味美多汁的螃蟹,象征财源滚滚,八方发达。
一桌子可口的饭菜,一圈子欢笑的亲人,亲昵地坐在一起,边吃饭边聊天,互诉乐事,互诉相思之情。淡淡的温暖萦绕每个人的心头,甜甜的空气充斥着满屋的空气。
念想的泪仿佛化为了杯中清透的酒,一杯干脆下肚;万分的爱就如同那甜而不腻的圆子酿,让人不舍地慢慢品尝。
吃完了饭,就该是赏月这重头戏了。月光皎洁,照亮整个院落。茶几上摆着我们最爱的月饼,还有西瓜等。这些都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是用来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的。每吃下一个月饼,都觉得很满足,就像是完完全全地拥有了一份幸福。
月亮皎洁美丽,好似挂在天边的圆盘;又像是光芒四射的水晶球;最传神的就是如同西子的明眸。月光就像是泻下来的清流,一层薄薄的烟纱,让天地顿时迷离陶醉。
大家微笑地赏着月,在想象月亮里的嫦娥现在幸福吗?还是只能和玉兔为伴,苦苦忍受心中之痛?但是,她有我们所有人的祝福,注定是不孤单的。
所以,在中秋之夜不能团聚的亲人,不要难过,不要孤独,因为思念和亲情不会因为距离而隔断,而削弱的。想念的强烈只会随着距离的拉长而变得更加浓,更加醇厚。没有伤心的必要,没有悔恨的必要,心里牢牢牵挂就足够了。对着月亮祈祷,虔诚地祈祷,相信家人会听到我们心中呐喊的声音的。
那边,孩子牵着一个兔儿灯,在院落里兴奋地跑着。对啊,还有灯,在这个温馨的夜晚。虽然,没有元宵节的灯会那么的隆重和正式,但是各家各户还是自己忙活开了。房间的门上,房角的屋檐上……最好玩的就要数孩子手里拿着的兔儿灯了。别致的造型,生动的寓意。不过,最著名的还是

你要我怎么评啊,写的这么差。 你到底要我怎么评啊。。啊。啊
算了,不的不上你见识下,什么才是真正的文章。。。。。
我的中秋情结
八月十五到啦,天上的月亮圆又圆,桌子上的月饼圆又圆,
我们一家人在圆圆的月亮下,吃着圆圆的月饼。“啊妈妈咪呀,啊
爸爸咪呀·····。”你听,小孩的歌声。好温馨呀。。
这就是我的中秋情结。

看到没,这才是真正的文章。

呵呵。开玩笑的。你文笔还可以。构思也行,题材也不错,就是文字比较少,内容不怎么明显。中心思想比较模糊。 总体来说,还过的去。打个78分(总分100) 努力吧,,,是个人才。

整体感觉一般,读起来有点大众,有可能是考场作文写多了,或者平常不注意仿写练习,没有形成独特的风格。
“又一次的月圆,又一次月光柔和地洒满人间,又一次华夏文明的唯美绽放。
自古,骚人墨客无数,纷纷吟咏月中之事,绘出一幅月之斑驳陆离之境。所以,月圆之时就成了抒发情感的最佳时刻。寄托情思,寄托想念,寄托美好。”
开头这两段话太突兀了,没有适当的铺垫,使下文读起来味同嚼蜡。既然文章主要通过写庆祝中秋节的过程来表现“中秋情结”,就应该在描写庆祝场景的过程中从多个侧面逐渐体现出来,层层深入。
其次语言运用能力也不好,一时直叙一时抒情,使得优美的语句失去了感染力。
还有结尾过于仓促,用了绝大部分的篇幅写庆中秋,积聚好了情感,最后却只用三句话完事,没来得及到高潮喷发就草草收场了。至于最后那一句话,或许你以为是画龙点睛之笔,其实就是画蛇添足,既然已经把中秋提升到国家群众的高度了,又何必加一句“我的中秋情结”呢?败笔,这是低级错误。
其他的措辞之类也有不少破洞,不是三言两语解决得了的,不过这是你语文老师的问题,我就不多说了。

Good!!!

写的不错,就是有些罗嗦

看到没,这才是真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