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王感动将其放回国 后人还有人就此事作诗 赞扬其女忠列 求此典故的出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1 23:55:02
春秋战国时期有两国交战 一方败 另一国君将他国王后占为己有 被占者为表对前夫忠心和对侵略者不满 三年不与其说一句话 最后国王感动将其放回国 后人还有人就此事作诗 赞扬其女忠列 求此典故的出处 ???

息妫,春秋著名美女,陈国妫氏,后嫁给了一个小国息国的国君息侯,故称息妫。后息国被楚文王所灭,妫氏为保夫君性命忍辱偷生顺从了楚文王。因其面若桃花,故有“桃花夫人”之美名。
息侯成了楚国都城的守门小吏。妫氏在楚宫中备受宠爱,三年的时光一晃就过去了,妫氏为楚文王生下了两个儿子,但却始终不发一言,楚文王十分纳闷,一定要妫氏说出道理来,妫氏万般无奈,才泪流满面地说道:“我不能为丈夫守节而死,又有什么面目同别人谈笑呢!”
再后来,妫氏觅得机会与息侯见了一面,随即双双撞墙而死。楚文王感其恩义,以诸侯之礼将息侯与妫氏合葬在汉阳城外的桃花山上。后人在山麓建祠,四时奉祀,称为“桃花夫人庙”,至今仍为汉阳的名胜之一。
唐代诗人杜牧途经汉阳时,曾到庙中凭吊,题诗道:
细腰宫里露桃新,脉脉无言度几春;
毕竟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坠楼人。
息亡身入楚王家,回看春风一面花;
感旧不言常掩泪,只应翻恨有荣华。

楼主说的故事在西汉刘向编撰的《列女传》中有记载,列于“贞顺类”题为《息君夫人》。“息”为夫姓,夫人为陈国之女,妫姓,故曰息妫,貌美,史亦称“桃花夫人”。其是蔡国国君的小姨子。息妫再嫁之人是楚文王。《列女传》记载其为忠贞不渝、以身殉节的刚烈女子(是书载息妫与前夫息君均自杀),这与该书的记述目的有关。《左传》的记载异于《列女传》 ,详见庄公十年、十四年、二十八年,两相比较、分析史实,《列女传》记载其“殉节”是不准确的。息妫再嫁文王,与之生二子——堵敖、成王是事实,文王殁后,成王即位。《左传》所谓的“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杜预注认为“未与(文)王言”。唐代诗人王维、清人俞正燮等也认为这是息妫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达对给她带来悲惨命运的楚王的怨恨与反抗。但结合当时的社会观念等诸等因素分析,依我看,简言之,“不言”大概主要不是出于事二夫而不死的尴尬,更多的可能是出于对往事的惆怅和对当下的迷茫,正可谓“既言之无益,则不如不言”。

桃花夫人,"看花满眼泪,不共楚王言"

一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