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爵位继承问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5:17:28
唐宋时期的爵位(皇族和贵族)是递减继承还是不递减继承,比如亲王之子继承的是亲王位还是郡王位,国公之子是继承国公还是降一级

同上,人情社交等自古就是门学问。
但是亲王之子里总有一个要在亲王死去以后继承爵位。其余的会递减封爵。或不封爵。这个习惯好像源于推恩令,后世多少都遵从沿用了推恩令的方法。因而像周朝那样的大规模诸侯相争极少出现了。

从秦代开始理论上国家是不世袭的,但实际是选官时都会照顾他们的后代。中国一切靠人情而定

从魏晋时代开始,世袭分为世袭罔替和世袭。前者的意思是世袭次数无限、而且承袭者承袭被承袭者的原有爵位;后者的意思是世袭次数有限、而且每承袭一次,承袭者只能承袭较被承袭者的原有爵位低一级的爵位。一般王爵和公爵都是世袭罔替,比如亲王指定一子继承亲王位,其余诸子封郡王爵。
世袭的意思是一个职位或权力世代沿用
【世袭】由来
指爵位等世代相传。清制凡爵位世袭都限定世数,其不限次的前加“世袭罔替”的字样,以示区别。《三国志.魏志.武帝纪》:“汉国参之后”裴松之注引晋王沈《魏书》:“曹参以功封平阳侯,世袭爵土。”《红楼梦》第二回:“原来这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今到如海已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今隆恩盛德......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料第出身。”清昭琏《啸亭杂录.台湾之役》:“因封大纪为一等嘉义伯,世袭罔替,赐银一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