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从面相断疾病?还有有人愿意一起探讨这个问题吗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8:38:02
能从面相断疾病吗?
相信大家都读过《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吧?
扁鹊见蔡桓公,立有间,扁鹊曰:“君有疾在腠(còu)理,不治将恐深。”桓侯曰:“寡人无疾。”扁鹊出,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桓侯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复见曰:“君有病在肠胃,不治将益深。”桓侯又不应。扁鹊出,桓侯又不悦。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曰:“……今在骨髓,臣是以无请矣”
这是史载最令人惊异的望色知病了——远远超过近代医学水平。

有人怀疑那是史家虚篡之词,但从:周易,黄帝内经,针炙,华佗刮骨疗伤,开颅术,越王勾践自用剑,山海经,现代考古发现秦皇陵也是金字塔构造,谜一样的玛雅文明,拾遗记秦皇接见外星人,亚特兰蒂斯大陆,中外神话诸多相似之处(包括宙斯与普罗米修斯=黄帝与蚩尤,后羿=赫拉克勒斯)月球和任何行星都不同的怪异结构……就算广为后世使用的易经算命,在普罗米修斯的故事里也有类似的记载。
——这种种怪异之事,一起放入同一层面来思考,那只有一个才能解释:古代确实存在过超文明,并且发生过战争,并迁移离开了地球。

在黄帝内经?里也有记载:“色脉,上师所秘”,意思是说,诊脉是最差的,高水平的医生,根本不用问和切脉,只要从你外观一看,就可以大体知道你什么病了。
可惜“上师所秘”而不见于记载,和趺阳脉、人迎脉法一样,都失传了,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巨大的损失,且无法弥补。
但所谓大道至简,看中医的辨病,其理论依据其实都很简单,都是相同的法则:比如大为阳,小为阴,动为阳,静为阴,阳者热,阴者寒,红者为热,黑者为寒……而现实是——确实是如此!
那么从面相来论,我们是否也可以参照此法则,从面相来断人疾病,弥补那个缺憾?
比如我真亲见过几例:面色红艳者,确有内热,面色苍白者,确实畏寒。皮肤面色紧绷肉厚者,不是气滞就多有火热,皮肤面色松驰耷散者,不是气血虚弱就是多感风寒…下巴瘦小而肉松者,脾胃多不好。面颊晦色多褐斑者,多易火气上燎……
——这都是从表面来断疾病,医书都有记载, 但是:
有五官狭窄得象挤一

相由心生。
首先,在幼儿的时候其实是看不出什么面部紧张的,因为他们的心理是空白,一切都处于逐渐认识逐渐改变的状态。
当人开始长大后,我们常说这个人长开了,就是说明这个人的心理身体都开始有了成长。
心中常怀嗔恨烦恼的,面部也会局促、紧张、甚至狰狞和扭曲,当胸怀渐渐开朗的时候,这些紧张的面部组织都会得到舒展。所以说心慈则面善,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说,看成年人的面相五官的形状、位置、宽狭,是可以估计出一个人的性格,这是有一定心理道理的。
同时,由于行为产生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所以看待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可以估计出这个人的习惯特征,再由此推测这个人的行为方式和待人态度,等于是对上面所说的进行逆向推理而已。

再说面部位置与身体的五脏,在中医理论中是非常明确简单的,没有什么玄虚,只是没有经验的人不易掌握。
比如,以心和小肠为主的气血运行系统,在体表的出口是舌;以肝胆为主的气血生养储存疏散系统,在体表的出口是眼睛;脾胃为代表的营养消化系统,在体表的窗口是口腔,营养是否正常的情况表现在嘴唇上;肺和大肠都是负责气和营养升华、分解的系统,在体表的出口是鼻;肾与膀胱为主的系统,主宰着人体精气的合成,负责着生殖功能,同时也负责排泄,在头部以耳朵作为窗口,在体表的出口就是我们排泄大小便的位置,精气的合成是否正常表现在头发上。

把医学的特征分析与心理性格的特征分析结合,就是常见的看相算命了。

面相确实能反映一些疾病!

人中部位处在鼻下唇上。

人中塌平,僵木,为生殖系统能力较差,常患喉肿、肩颈僵硬等症。

人中白发,右上唇暗红,为胃湿热大肠虚寒,多患腰胀痛等症。

人中发白,双唇也微发白,为大肠,小肠、腹腔寒滞,多患腹胀及腰、肩、背痛等症。

人中左右区域僵硬,偏向鼻端,可了解大腿内有疾病,鼻向左偏,左腿有病,鼻向右偏,右腿有病。

人中左右木硬、为腹腔循环系统功能较弱。

人中左区木硬、而且色泽暗,为左腹腔易患恶性病;

人中右区木硬、为右腹腔循环功能较弱。

妇女如果人中隐见青色,多为寒性痛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