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95步枪不能自由通用5.8mm重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4:21:09

设计的时候,步枪只是配用步枪弹,机枪才使用重弹。
加工的时候,两种枪管的加工细节略有不同。
重弹弹头较普通弹的大,发射时对枪管磨损更严重。

能,规格是一样的,但是肯定会更费枪管。推动更重的弹头必然要膛压更高的发射药。另外是成本要高。另外一个不太算是理由的理由就是它叫“重弹”那还是重那么一点。
不过说到底两个原因都是出于节约考虑。就像MK262再好也不能谁都用MK262。

小口径武器从原理上没什么复杂的东西。但二战时却不可能造出来,原因有几个方面。 u3\}rN0
第一,小口径武器的理论是美国冷战时期搞的“齐射”试验,通过试验,美国专家得出结论,在当前战争条件下步兵武器射程没必要超过400米,而在400米以内,小口径武器有更好的杀伤作用。注意,当时大约是六十年代,那时候的火力密度、精确打击能力、空对地支援水平以及步兵用重武器如火箭筒自动榴弹发射器反坦克导弹远不是二战能比拟得了的,也就是说,二战时步兵没有能打那么远的辅助武器(即使有火力密度也不够),只好用枪,但小口径枪的射程却受限制,举个例子,中口径步枪如国产56式半自动用的7.62mm子弹在1500外还有杀伤力,发射5.8mm子弹的95式却无法超过800米。 HOq4k1"
第二,子弹这种东西战时消耗量是以亿计算的,更换子弹不但要更新大量的库存,还要更换全部的生产线、量规量具,生产成本太高,和平时期逐渐过渡可以,战时却无法实现。

重弹
95用的是铝合金之类的轻材料做的
所以就不能了

因为小口径枪弹重量小、初速高,在一般的步兵战斗距离内(小于400m)有足够的杀伤力,并且在负荷下可提高携弹数量,在八十年代西方各国都采用小口径步枪时,我国还在使用7.62mm×39枪弹的81式步枪。在经过论证和试验后,在1987年正式决定我国小口径自动步枪采用5.8mm口径。1987年,我国第一代小口径步枪完成设计定型,命名为QBZ87式5.8mm自动步枪(简称87式自动步枪),并开始少量试制,配发部队试用和征求意见。根据部队试用所提的意见,87式自动步枪不能完全满足军方使用要求,因此在1989年军方使用部门又提出研制第一代5.8mm小口径班用枪族,并提出更高的战技指标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