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一篇中学生简朴的倡议书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1 03:38:14
谢谢各位了……

社会风气问题,现在的人都不提倡简朴,而是追求潮流.而且人都有对比之心,因为潮流而形成攀比心态.就算不能走开时代的前端也不能落伍了,哪还有人记得简朴.另外,眼光不同了,对于别人的简朴行为,只会觉得很落伍很老土,现代人并没有几个会提倡.家庭社会0的潜移默化,使得中学生也不懂得简朴为何物了.
其实,不管是“生活简朴”,还是待人“谦虚”,原本都应列入个人生活习惯和内在禀性的范畴,而该范畴内的东西也本不属守则之类调节的范围。就拿生活简朴与否而言,它首先取决于学生家境的宽裕程度。20多年前,大家大都不富裕,故而守则即便不将“生活简朴”之类的条文列进去,大多数人也照样得清清贫贫度日子,生活在这些家庭中的学生,不用老师谆谆教诲,他也会比较自觉地使自己的生活简朴起来,故而守则中关于“生活简朴”的要求也纯属多余。可如今,在人均收入早就突破万元大关的上海,家境差的人家肯定还有,但绝大多数人家的生活与20多年前相比,不知上了多少个台阶。尤其在追求生活时尚化的都市人群中,那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生活消费观念早已没了市场,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做到不铺张浪费才是消费观念的道德底线。这时守则依旧要求学生“生活简朴”,不仅显得不现实,而且有干涉他人“私生活”之嫌。

再说学生待人“谦虚”与否,就更属于人家的个性或禀性使然,谦虚固然是美德,但靠压抑学生个性甚至泯灭个人禀性而挤压出来的伪谦虚,就与美德无关了。就不同家庭背景和生活阅历中成长起来的孩子而言,每个人的个性都千差万别,有的人天生儒弱,待人底调而谦逊,而有些人则天生自信,处处透射出聪慧而傲慢之色。可不管是“谦虚”的前者,还是“傲慢”的后者,只要其行为没有对他人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作为学校就都不应乱施“外力”进行干预。而对待学生不同的个性,学校反而有责任予以保护和善待。

因而,对待诸如“生活简朴”和“谦虚”这样的传统美德,学校可以采取不同形式在学生间进行倡导,但却不能以守则这样的硬性条文强令学生遵守。在人们愈来愈崇尚个性并主张个人自由的多元化社会中,那些类似于靠外力抑制个性发展的“格式化条款”,也都有必要重新进行自我“格式化”一番,以重新写入适应时代发展步伐的新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