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为何选择台湾为最后的生存之地?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4:40:31
蒋介石为何选择台湾为最后的生存之地?

“外战不离川,内战不离湾”
眼看蒋家王朝大厦将倾,蒋介石开始考虑在惨败之际的退路了,对此,他曾有过多种打算:其一,将国民党军队转移到西康,建立以西昌为中心,以西南广大地区为依托的根据地;其二,撤退至海南岛,以该岛为中心,以东南沿海地区为凭借,作为国民党的最后坚守阵地;其三,以台湾作为最后的存身之地。

蒋介石在脑子里反复比较这三个方案利弊得失的同时,又联想起了1946年10月偕同宋美龄视察台湾时的情景。那次察看后,他和宋美龄心里都十分高兴,私下曾十分赞许地说:“台湾尚未被共党分子所渗透,可视为一片净土,今后应积极加以建设,使之成为一模范省,则俄、共虽狡诈百出,必欲亡我国家而甘心者,其将无如我何乎!”“有了台湾,就有了一切。”此外,台湾还有其独特的条件,它是中国沿海的最大岛屿,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又有丰富的矿藏。而且在经过日本的长期霸占之后,台湾的经济脱离祖国大陆而独立存在,自成系统,尤其是它与祖国大陆之间隔了一条100多公里宽的海峡,没有现代化的海空军的“共军”是极难横渡的。这一切都给蒋氏夫妇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1949年4月23日,人民解放军在全面突

破了蒋介石精心策划的“长江防线”后,占领了其“首都”南京,国民党的江南“半壁江山”已支离破碎、心急如焚的蒋介石立即在浙江定海举行了紧急军事会议,会上,蒋介石便引述了一句所谓孙中山先生的“遗训”:“外战不出(四)川,内战不出(台)湾”,以说明自己撤守台湾乃源于先总理事先已确定的“伟大思想”,可谓用心良苦。这“外战不出川”的灵验,已由八年抗日战争,在蛾眉山躲过这一劫所印证。现如今国破如此,也只有“内战不出湾”的圣言可信了。会议结束后,蒋介石拍板:撤守台湾,建立“反攻大陆,复兴党国”之基地。

为此,他采取了一系列应变措施。命令国民党海空军主力南移,以台湾为中心,把经营的重点放在上海、福建沿海及西南地区。并且早在1948年12月24日,蒋介石任命心腹陈诚担任台湾省政府主席,蒋经国为省党部主任委员,随即,他又加委陈诚兼任台湾省警备总司令和省党部主任委员之职。

与此同时,蒋于1949年1月18日任命另一心腹汤恩伯为京沪杭警备总司令,将40万大军交由汤指挥,以便“一旦中国大陆万一发生意外,可有一支可靠的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