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毛泽东的问题! 请看下面这句话中的“三国逐鹿”怎么理解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7 21:57:41
但毛泽东不这样想。他不把中日战争看作是中国抗击日本,而是三国逐鹿,如
他多年后在政治局常委会上所说:“蒋、日、我,三国志。”日本侵略是借日本的力
量打垮蒋介石的大好机会。他多次感谢日本人“帮了我们一把
请各位注意!!!!!!! 我问的是!!!!!三国逐鹿这四个字出处和解释,分别是什么!? 请不要跑题,OK?

逐鹿这个词,源于逐鹿中原
逐:追赶;鹿:指所要围捕的对象;中原:本来指我国黄河中下游一带,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现泛指整个中国。常比喻帝位、政权。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楼主知道的不少,但是历史如果没有脱离政治的范畴时,再三缄口为妙

你说得很清楚了阿,
要是没有中日战争,
现在的中国绝对会是另一个样子,
也许更好,也许更坏

秦失其鹿,诸候共逐之.
鹿指天下大权.
三国指国,共,日.
你问得太没深度了......

群雄并起,逐鹿中原。这个鹿是指最高权力

“逐鹿”是用来作竞争天下的典故,出自于《史记.淮阴侯列传》,又见于《汉书.蒯通传》。

楚汉之争时期,汉将韩信为刘邦立下了战功,被封为齐王。这时,齐国有个叫蒯通的辩士,认为天下的胜负将取决于韩信,于是假托看相之名,前去游说韩信。他向韩信分析了得失利弊,劝韩信和楚、汉三分天下,可是韩信却执意不肯。
西汉建立后,刘邦担心韩信谋反,夺去兵权,软禁起来,吕后在丞相萧何的策划下,把韩信骗进未央宫给杀了。韩信临刑前悲愤地说:“我悔不用蒯通之计,以致今日死于妇人之手!”刘邦立即下令捉拿蒯通。蒯通理直气壮地对刘邦说:“当初秦朝法度败坏,政权瓦解之进,山东六国大乱,一时诸侯并起,这种情形犹如秦朝失去了它的鹿,天下人都来追逐,结果是本领高强、行动迅速的人先得到这只鹿,那时候,只知道韩信,不了解陛下,况且想要夺取天下的人很多。只是力量不足罢了,难道你能把他们统统都烹死吗?”刘邦哑口无言。
唐人魏征《述怀》运用了这个典故:“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毛只是借用这词,比喻当时环境。其实毛的书生气很浓,不少地方,尤其是外交上面表现的不成熟。

“逐鹿”是用来作竞争天下的典故,出自于《史记.淮阴侯列传》,又见于《汉书.蒯通传》。
楚汉之争时期,汉将韩信为刘邦立下了战功,被封为齐王。这时,齐国有个叫蒯通的辩士,认为天下的胜负将取决于韩信,于是假托看相之名,前去游说韩信。他向韩信分析了得失利弊,劝韩信和楚、汉三分天下,可是韩信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