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学生学的苦,老师教得累,最后却出不了科学家、发明家、理论家、大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1 07:48:17

即使有那样潜质的人,也不愿意成为顶级的科学家,因为一个人要想在科学上有所作为,需要放弃的太多,比如女友,收入,未来这带给命运的巨大坎坷,没有人能伤的起,我们不求多么荣华富贵,只求作为一个男人先获得他应该拥有的最基本的幸福以后,再谈别的。如果让你去搞科研,可你长得不帅,性格内向,社交能力不强,收入很少,年龄很大了还没有一个女朋友,苦逼的过着一年又一年的光棍生涯,你还愿意继续搞科研吗,如果你不愿意的话,你就理解为什么中国这样了。我们都是普通人。如果你很幸运长得很帅,身边很多女人来追,社交能力很强,老天还给你绝顶聪明的大脑,你还愿意搞科研吗,即使你愿意搞科研,你觉得你会成功吗,你天生有那么大的福气让一切好事找你,可能吗?如果你福气够厚,那么恭喜你,恭喜中国,中国终于有望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伟大科学家了。如果让麦克斯韦再来中国转世一回,那么他一辈子当光棍的概率是,我可以告诉你,90%以上。千里马常有,伯乐亦常有,可幸运地被上天宠爱的千里马不常有。

中国的教育思维有问题 缺少创新与思考精神 举个例子 一个小孩拿着放大镜对着阳光煮鸡蛋 中国的家长会告诉他这是不可能的 外国的家长可能会陪着他一起煮 这是教育的问题 中国的教育是一种人云亦云的教育缺少一种创新的精神

不时教育的问题,是社会对一个人成功与否的评判角度。说一个简单的例子,在国外的机场,优先通道都是给老人、孕妇、抱小孩的人和残疾人的,在国内是给头等舱乘客(有钱人)的。另外说到教育,现在的人学习都相当功利,大学里面都是学金融、管理这些“非学术”的专业。我在美国读本科,最大的一个感觉就是中国学生在美国理科的都去学工程,却没有人去学纯物理专业或者纯科学专业;而文科的人就都是去学商科和经济了,虽然经济是学术性很强的专业但是大部分中国学生还是抱着“学经济好赚钱”或者“学经济好找工作”的心理。

其实我很纳闷,少赚点钱不过是吃的穿的不如那些有钱人而已。又不会像过去那样会饿死什么的。我有一次在网上发了篇帖子,说我在大学里面主要学的是政治、宗教和文学,就有人很多人发类似的帖子:

"喜欢文学也算了,感觉也没啥意思
喜欢政治、宗教????你准备将来从事啥职业?
在中国热衷于政治的最后都没好下场的"

中国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