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一条最近的时政新闻和新闻的点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20:06:10

2009年9月11日下午4时,受世人关注的陈水扁案宣判。当天,法官指出陈水扁在机要费案、洗钱案、龙潭购地案中涉及的数项罪名成立(注:包括贪污罪、洗钱罪、利用职务收贿罪和伪造文书罪等)。数罪并罚,陈水扁一审被判处无期徒刑,罚金2亿新台币。其妻、女、儿媳、女婿和多名亲信也被判有罪。当年陈水扁以三级贫户的农家子起家,打着反独裁、反贪腐、反裙带关系的旗号异军突起,最终成为一个靠普选登上最高权力宝座、实现政党和平轮替的政治人物,爬上个人成功的巅峰。台湾因此被捧为“实现民主政治”的典范,他本人也一度获得国际社会的好评和国际传媒的青睐。
  曾几何时,高呼反独裁的他即使在民进党内也被诟病为“一言堂”、“家长作风”,高呼反贪腐的他却交出一项破政治人物贪腐纪录的12亿新台币账单,高呼反裙带关系的他却闹起了“一妻二秘三师四亲家”、一荣俱荣的“五子登科”,曾为他带来权力和荣耀的民主选举、政党轮替,却又被他亲手“调戏”—— 台北街头那颗诡异的子弹,所击碎的又岂仅仅是连战的“大选”梦?
  直至今日,仍有人执著地认为,民主选举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政治不清明,可以通过民选让能者上,庸者下,通过换人澄清吏治;经济振兴乏力,可以通过民选实现政府的更迭,并进而实现经济政策的修正;社会公平无法保证,可以通过选举换上一个铁腕人物,打破既得利益者的藩篱。
  但陈水扁执政八年的沉浮却无情地揭露了这种说法的局限性:种种美好的假设在这8年里仿佛一下全都“接触不良”,民选上台的陈水扁几乎一手遮天地把台湾政治、经济和族群关系、社会和谐都带进死胡同,并毫无顾忌地在第一次任满后,吃了民选一把“豆腐”。
  这当然不是民主或民选的错。台湾人开始唾弃阿扁,并不意味着他们希望回到国民党独裁专制的戒严时代。
  民主固然是个好东西,却仅仅是社会现代化的一环,而绝非社会现代化的一切。要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政治的民主化,经济的自由化,社会的成熟化,法制的健全化,民智的理性化,以及舆论监督的正常化,都需均衡发展,同步前进,如果仅仅推动普选和舆论解禁,而在其他各领域止步不前,就很可能给个别阿扁式政治讼棍以可乘之机,让他们得以挟持民意、操弄民粹,借民主的躯壳谋一己之私,借舆论监督的形式行攻讦政治对手之实。“前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对于锒铛入狱的陈水扁而言,不仅“不暇”,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