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芳兰的现代释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3 23:15:17
我谁知道李世民的古诗《芳兰》的现代释义以及典故

唐太宗李世民不愧是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帝王之一,文治武功均堪称一流。虽然毛泽东评曰“稍逊风骚”,但仅从《全唐诗》收录他的诗一卷(69首)来看,在历代君皇中也实属少见。他的《芳兰》一诗,更能表现他才华横溢。

  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
  ?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写育兰的场所,说明育兰的规模与气势。春天和煦的阳光使皇家花园在眼前展开,美好的景色使得皇家兰圃更讨人喜欢。一个“开”一个“媚”使用拟人手法,流露出诗人对自己育兰场所的欣赏之情。镜头由远到近,由大到小,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宽广的背景,让读者体会到皇帝家的养兰规模和气势确实不同凡响。颔联与颈联写出兰花高雅的美点,从“色”美、“光”美、“影”美、引出“香”之美,四个方面逐层写来,在春阳柔和的光线的映照下,加上兰草翠绿的映衬,使得兰室呈现一种怡人的淡淡色调,兰叶上挂着下垂的一团团露珠,闪烁着晶莹的浮动的亮光。阳光使得飘逸潇洒、参差错落的兰草的靓影更加美丽,春风把一阵阵或轻或重的芳香传送。诗人以色之淡雅、光之闪烁、影之参差、称托出极为传神的佳句香之轻重——阵发性的香味,这正是芳兰幽香的与众不同之处。尾联写出兰花的品位与人格。正好等到人格高尚的人采折,佩带在身上散发芳香。全诗意境开阔,借兰抒怀,颇具大唐盛世气象。
  ? 唐太宗李世民年轻是就与父、兄、弟等人登上隋末群雄逐鹿中原的大乱战的舞台,推翻了隋末的残暴政权,建立李唐王朝,又以无比的气魄与军事才能,统率部下,平定国内多次割据势力,使到李唐政权实现了真正的统一。于武德九年,他发动“玄武门之变”,诛杀兄长建成及弟弟元吉,继而夺取得皇太子的地位,同年,李渊“禅让”皇位,李世民正式登基称帝,年号“贞观”。唐太宗任用贤能,从善如流,闻过即改。视民如子,不分华夷。开创“贞观之治”。在位期间,除政治、军事方面有卓越成就外,在社会、文教方面都有更张。在社会方面,唐太宗鉴於士族仍然垄断高官之途,为了平抑门第、为国家提供更多人才,太宗一方面命高士廉撰写《士族志》,以“立功、立德、立言”为标准,重新评估士族,无功德者一律除名;另一方面,承袭隋代的科举制度,以延揽人才,行成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经济繁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