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个很基础却很深的电学问题 为什么人占在绝缘体上不会被电死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2:53:58
比如破坏一个电路 在断点处放人 这时的确没有电势差 人不会被电死 但电能知道前面是断路么? 我觉得应该是电以光速先经过了人吧 人已经在那短暂的瞬间过电了 时间太短而已

而且那一刻造成了电势差 对么

是的,其实这时候整个人都带电了。只是形不成大电流,所以电不死。
通过人体电流达到一定值时,人才会被电死的

说实话不太懂你说啥 首先纠正 电流是整个导体回路里大量自由电子的群体性统计概念 所说的电传播速度是光速不是指电子速度 是指回路中各处建立电磁场的速度 也就是电磁场的传播速度 真正自由电子的运动速度很慢的 记得貌似是1MM/S左右 如果你说断路瞬间 理论上原本在电场驱动下的自由电子失去电场驱动后只能运动几纳米能量就没了 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我也不知道你说什么?不过学习就应该这样乱想…去看书吧…

电流:电子的定向移动产生电流。并不是有电势差就会产生电流,这点要搞清楚。
电势差是电势的差,dV=Edr。让电子定向移动的是电场力,但是不一定受力就会移动。这里还涉及到势垒的问题。下边给你解释。因此不一定有电势差就有电流。还要看能电子轨道间势垒大小。宏观表现就是电阻……之类的

简单点儿解释,自由电子在导体中起着载流子的作用,每个导体原子之间的势垒很小或者没有势垒。电子可以自由在导体中行进而不需要很大的能量来克服势能。因此导体容易导电;绝缘体原子之间的势垒很大,电子从一个原子周围到另一个原子周围需要能量来克服势差,这样就不容易导电。因此,不是很大的电流(绝缘体也有击穿电压)的时候,绝缘体几乎不导电。

你说的这个物理过程,人跟良导体(就是导线)之间存在空气(只要不被击穿就是绝缘体),空气中气体之间的势垒很大很大。也就是说电子不可能轻易的从一个分子(惰性气体是原子)到另一个分子上。其中一个原因就是空气分子之间距离很大,你可以算一下,标况下22.4L气体是1mol,也就差不多6.02*10的23次方
个气体分子,算一下平均分子间距离是多少,只计算到数量级就可以。
相比较来说,原子核的直径是10的-15次方数量级,原子的直径是10的-10次方数量级。
你如果真计算的话,分之间距离跟原子直径相比应该很大。假设,电子围绕着原子核做圆周运动,你可以计算一下,一个电子从一个原子到另一个原子要作多少功?1mol要做多少功?就是所需要的能量。

这只是相当于定性计算了一下,事实上电子没有固定的轨道,势垒也不是不可能穿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