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为何不全力进攻中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8/20 21:24:03
最近看了一些抗日战争的书,困惑不解。

日军对中国是逐渐增兵的,最多时大约出到100万军队,结果陷入僵局。

而日本共有400万军队,还不算太平洋战争后,又挖掘的战争潜力。

换句话说,日本最多的时候,不过派出了不到四分之一的军队来中国,飞机这些战争资源也投入有限。

当时日军已经占据大半中国,将国民党撵到西部。看长沙会战、衡阳保卫战等战斗细节,每次击退日军进攻,都是靠着一种战法,就是逐节抵抗,诱敌进入,侧翼包围,切断补给线。

而日军失败的主因也很明显,就是军队数量不足。前锋力度不够,无法击穿国民党军的逐节抵抗,也没有足够军队护卫侧翼,保障补给线通畅。

其实在37、38年间,每次进攻基本都是50万人,有好几次,我感觉再从本土多派50万部队参与进攻,就能打下重庆。

而自始至终,日本都没有全力攻击灭亡中国,反而一直拖着100万军队,放任国民党军在战争洗礼中日益强大,却不思一劳永逸,最后还在没有解决中国时,就发动太平洋战争,搞两线作战。

很奇怪,日本上层,难道没有脑么?还是有什么原因我没有想到?

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两个原因:
1、中国资源贫乏,战略意义小。日本更喜爱资源富足的南洋地区。
2、海军希望有用武之地,所以把资源倾向于太平洋作战。

不过觉得没道理,中国虽然价值小,但完全打下来,当成战略后方,总比一直牵制住自己大量力量要好。海军即使希望进攻南洋,也显然是避免两线作战为好,才能更集中精力用于南洋战役。事实上,太平洋战争前夕,山本五十六就知道败多胜少,是无奈的做法。

请指教,为何日军在37年低估中国,陷入僵持后,不倾全力先灭掉中国?而是放着几百万大军在国内,却让三四十万人勉强进攻中国,捉襟见肘,屡次吃了兵力不足的亏?
投送问题不是问题,那么多的海军船舰,用1年难道还运不过去50万人和物资?

至于起初日军只有130万人,还有需要在占领区布防的问题,只要如发动太平洋战争时一样扩军,都可以解决。日本为什么不在一陷入僵局就扩军,全力用最短时间结束战争,这是最起码的常识啊。

克服

日本对中国的兴趣总体不大,而且非常鄙视中国,没有把我们的抵抗力量放在眼里。所以在未搞定中国的前提下调集所有精兵和物资和美国打太平洋战争。毕竟太平洋上的各种战略资源太多了。在我们看来日本是在中国被消耗,但是对于日本大本营来说,放些不入流的部队在中国作战也不影响对美国的作战。

回答者: greyhond - 区域总裁 十三级 2009-9-22 19:31

基本上就如同这位朋友所说,当时在中国作战的都是不入流的部队,绝对精英被投入到太平洋战场和美国作战,驻扎在东北的关东驻屯军也是精英部队,但为了防苏联,一直不敢动。
虽然从我们中国人的感情来说,和一些二流军打了八年,感情上很难接受。
但这毕竟是事实,只有敢于认清事实,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完善。

1.日本是一个很自大的国家,他们原以为中国不堪一击。2.谁会倾尽所有的力量去侵略另外一个国家,但时国际形势那么严峻,难道日本不要为自己留一条后路吗?至少要保证自己的安全吧,以防万一啊。3.你要知道日本为什么要侵华,他是为了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是为了掠夺中国的资源,比如说铁、煤、粮食,所以说他没必要占领整个中国,日本只是一个小国,他也没有能力占领中国。只要能满足本国经济的发展就可一了。

中国的资源其实真不多。个人觉得实际上是不多的。日本的钢之类的材料是从外国进口的。
南洋有价值的地方就在这了。保住自己的生命线要紧。中国的工业又不发达。当时日本人抢还来不及呢。谁管你什么工业基础啊。
开发一些大型的计划是要钱的。是要有时间的。
南洋比较好搞定。那就先搞它吧!

你问题里所说的两个原因其实都是有道理的,这个你可以慢慢想想看.
另外只说一点就行了,日本在东北常驻关东军就超过100万人,为什么呢?只是为了防范苏联突袭东北,保护日本在华的资源和工业中心.

(针对你的问题修改:当日本觉得陷入僵局的时候,已经没有这部分的战争潜力了,因为必须要防备美国和苏联)

单纯进攻中国,是可以做到这些兵力投送,可是日本得小心翼翼不能触动苏联,一下投送500万兵员进入中国,苏联怎么想?还有太平洋各个岛屿的驻军换防问题,假设90万部队,30万驻守,30万修养整编,30万在换防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