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是怎么引起的,可以根治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5 15:29:49
为什么会痛经,能根治么,尽量详细点

中医辨证将痛经分为实证和虚证两类,临床以实证多见,为妇科急诊常见病之一。原发性痛经以青春期及未婚者多见,继发性痛经以育龄期妇女多见。严重痛经者可见面色苍白,恶心呕吐,甚至昏厥,一般只要经血下行通畅,腹痛即可缓解或消失,痛止后患者感觉全身乏力。本病西医也称为痛经。
  【病因病理】
  痛经病位在胞宫,变化在气血,表现为痛证,多因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常见证型有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湿热阻络和气血虚弱。
  1.气滞血瘀 经期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气血失和而瘀滞,不通则痛。
  2.寒湿凝滞 经期饮冷冒寒,经血凝滞胞宫而致。
  3.湿热阻络 湿热之邪滞留胞宫、胞脉,阻碍气血运行而致。
  4.气血虚弱 久病大病失血伤气,气血运行迟缓,胞宫失养而致。
  5.膜样痛经 内膜挟瘀阻滞胞宫,经血阻滞,不通则痛。
  【辩证分型】
  1.气滞 经前或经期下腹胀痛,经色暗红,经前乳胀,胸膺掣痛。苔薄,脉细。
  2.寒凝 经行下腹冷痛,喜用热敷,经少不畅,色暗有块,畏寒肢冷,大便溏薄。苔白腻,脉弦紧。
  3.湿热 经前或经行小腹胀痛拒按,经量少或多,色紫红,质稠秽臭,身热口普,便秘溲赤。苔黄腻,脉弦数。
  4.血虚 经行或经后下腹隐痛,喜用手按于腹部,经色淡红,神疲乏力,头晕目花,面色萎黄。舌淡,脉细弱。
  5.膜样痛经 经少不畅,色暗红,下腹剧痛拒按,直至血块或内膜片排出则痛势减轻。舌暗,脉弦。
  【中成药】
  1.益母草膏(冲剂)每日2次,每次2匙(l~2包),开水冲服。用于经血下行不畅,下腹胀痛者。
  2.艾附暖宫九 每日2次,每次6克,吞服。用于寒凝痛经,经净后调治。
  3.乌鸡白凤丸 每日2次,每次6克,吞服。用于血虚及肝肾亏损者,经后调治。
  4.四制香附丸 每日2次,每次6克,吞服。用于气滞者。
  5.延胡颗粒冲剂 每日2~3次,每次1~2包,开水冲服。用于腹痛时。
  6.桂校茯苓九(胶囊)每日2次,每次6克(4粒胶囊),吞服。用于血瘀偏寒者。
  7.妇科千金片 每日2次,每次6片,吞服。用于湿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