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科举主要分明经,进士两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11 02:32:40
但这两项一步一步考,直到状元,究竟是怎样的流程?比如,先乡试,最后殿试什么的?还是怎样的?望好汉详细指教下。
再有就是,明经,进士主要考哪些内容?现在所知道的是,诗,赋各一章。那除了这两项还有的经义,主要指的是什么?也就是说唐朝士子要考科举,必须得看些什么书?
是不是所谓的经史子集?而如果是,那经史子集又具体分明是哪些书?
恳请哪位好汉指点一二。不胜感激。

一楼回答的完全正确,但好像没答完
从你的问题可以看出,你对科举的认识停留在明清科举,但明清科举已经不再是国家选拔人才的途径,而成为统治者控制人民思想的手段,题目仅从四书五经中选择、经乡试、省试、殿试一路而来,直至决出状元,授予权力,成为官员,此仅是隋唐科举只一部分——即进士科,进士、进士,就是进入仕途之意,选官只用
实际上隋唐科举还有诸如明法明算、明经、明字等科,为国家选拔专业人才
还有秀才科,如果把科举视为今公务员考试的话,秀才科可以认为是中央直属机关公务员考试,进士科只能算各省市机关的公务员考试,难度大、要求高,录取率低,都使秀才成为真正之秀才,与明清的秀才不可同日而语啊,好像房玄龄就是秀才科出身
要看哪些书就要看你考哪一科了,明算明显要学数书,以后也可以进户部管财政,进士科就要杂一些,关键要写好“申论”,对时局有所认识,明经,就要博闻强记,熟记各类诗词歌赋
经史子集是对中华书目的一种分类方法,经:是指儒家承认的最高经典著作,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乐经、春秋,及对这些书的解释性和继承性著作,史就是史学著作,即二十四史之类,子,“子”是诸子百家及释道宗教著作,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诸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十四类,集,就是文人的文章集子,各类诗集、文集了
考试不会考到集的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
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