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的故事》分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2 11:21:55
五指微拢,轻轻

夹起五千年的芬芳

精致,如慢磨细琢的象牙雕刻

轻灵,如伸缩自如的关节

简单而实用——

是手中两枝等长的平衡

那时,我们的祖先

从黄河翻滚的急流中

湍湍涌出

涌向无人的海岸

向南,向陌生的异域

不毛的芜岛

以两枝竹筷

徐徐插下,一则

拓荒的血泪史

一支擎著,辛勤与智慧

一支擎著,和平与友爱

两支,便擎起

整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底下,根须开始蔓延

且慢慢深入

岛上每一寸土

多少辛劳,多少努力

一代又一代

生命延续,以两支竹筷

祖先在历史中告诉我们:

一支易折,两支

才有御敌的力量

合起来便可——

顶天立地威武不惧

不能分,一分

根须腐烂,枝桠断裂

子孙也找不到族谱
如今,当我们丰衣足食

爱好时髦的下一代

争著拿刀叉的时候

谁去告诉他们:

这平凡而真实的——

筷子的故事?

————————————
结构与句式?

“筷子”这一东方故土意象,在郭永秀现代诗的感悟中成为了一种民族命运的象征。
诗的开头多层次的象征、暗示,水乳交融地被组织在独异而丰富的感性呈现中,“微拢”“轻轻”的动作,“慢磨细琢”“精致”的质地,“轻灵”“伸缩自如”的举止,……都弥漫出东方人的生活气质、情调、趣味,而又暗示出东方文化的品质、历史、命运。而诗的从容舒缓的节奏,在整体上加浓了筷子的东方文化象征意味。
随后,诗在交替有序的节奏中以“筷子”的意象展开了南洋华人移民的命运史迹。“那时,我们的祖先/从长江黄河翻滚的急流中/湍湍涌出/涌向无人的海岸”,“以两支竹筷/徐徐插下,一则拓荒的血泪史”,“一支擎着,辛勤与智慧/一支擎着,和平与友爱/两支,便擎起/整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底下,根须开始蔓延/且慢慢深入/岛上每一寸土”,离乡的无奈、急切,创业的艰难、强悍,新的生命的蔓延。历史“蜕变”中家园的重建……这一切都跟“竹筷”这一意象的内涵意味丝丝入扣。而“竹筷”所包含的智慧也转化为一种民族生存的历史力量:“祖先在历史中告诉我们:/一支易折,两支/才有摧敌的力量/合起来便可––顶天立地威武不惧/不能分,一分/根须腐烂,枝桠断裂/子孙也找不到族谱”,“单筷易折”的民族“典故”负载起南洋生存的“筷谱”。所以,当“爱好时髦的下一代/争着拿刀叉的时候”,诗人重提“这平凡而真实的––/筷子的故事”就是意在“寻根”了。“竹筷”这一跟东方故土生活习俗、情趣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意象,是更容易让华人子孙们寻回他们共同的根的。
《筷子的故事》包含的“边缘”漂泊安身立命的历史叙事、生命记忆转换成的文化认同、民族寻根中的中华想象,都充分呈现出了“筷子”的文化母体“意味”。当东方故土的意象出席在海外华人作家笔下时,首先得以呈现的正是母体归依、生命传承的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