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北京叫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1:44:32
rt

1368年8月,明军攻占大都,更其名为北平。
1380年,燕王朱棣封国于北平。
1399年,燕王在北平以“清君侧”为名起兵。
1402年,攻占南京的朱棣正式登基,改年号为永乐,北平改称北京,作为明朝的陪都,建顺天府。
1409年,北京建立五府六部官制,称为“行在”。
1417年春,开始营建北京都城,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明成祖正式宣告国都自南京迁至北京。

明朝洪武年间改元朝大都叫北平。永乐19年改北平为北京。

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国号为大明,明朝初定都应天府(今南京),号京师。太宗永乐十九年,明成祖朱棣迁都顺天府(今北京),应天府改为南京。

因此当时的北京叫顺天府。

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国号为大明,明朝初定都应天府(今南京),称为京都。永乐十九年,为加强北方的防御力量,以天子守国门,逼迫国家重视对北方蒙古族的防御,明成祖朱棣迁都顺天府(今北京),称为京师。
所以,明朝有两个首都。北京顺天府称京师。南京作为陪都,应天府称京都。

明军攻占大都,朱元璋更其名为北平,燕王朱棣改称北京,作为明朝的陪都,建顺天府,明成祖正式宣告国都自南京迁至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