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头上的12个点点专业术语是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3:36:51

戒疤又称香疤。指佛教徒为求受清净戒体而燃香于身上所遗留的疤痕。其行为根据或系起自于舍身供养之思想,或系为断除我执。受戒时燃戒疤又称‘烧香疤’,所燃香疤之数目一般有一、二、三、六、九、十二几种。十二点表示是受的戒律中最高的“菩萨戒”。在家众多于受菩萨戒日的前腋、烧戒疤于手腕;出家众的戒疤多烧于头顶。关于其起源,依谈玄《中国和尚受戒·香疤考证》所述,相传始于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沙门志德住持金陵天禧寺时,与七众授戒,燃香于顶,指为终身之誓。此事逐渐演变成惯例。后世中国佛教徒往往以此表示自己的信心,出家众之烧戒疤更成为是否受戒的辨识方式。然此并非佛制,且为中国所独有,并未见于其他国家。

香疤

形式是以身燃香,表法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提醒自己,念念不忘佛法的教导,是要舍己为人。

是戒疤,梁武帝所创,从此流传下来,别的国家是没有的。

是戒疤,是在沙弥受比丘戒时根据发愿和修为等等因素下用香在戒坛上烧制出来的,起源是因为唐宋时期佛教戒律松弛,和尚出家,还俗毫无界定,而且出家人不纳国税,为了明确国家户籍,逐渐成为定例,但是应该是在02年,我国佛协认为烧戒疤,残伤肢体,而且并不见诸经典,予以取替,也就是说从此后出嫁人受比丘戒者不再有戒疤.

是叫戒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