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述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思想主张和特点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14:20:48
急用!!!!!!!!!!!!!!

辛亥革命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 辛亥革命以武昌首义为标志,是在无奈地前提下提前爆发而当时孙中山,黄兴等人并不在武昌,而是由蒋翊武与刘复基领导。不过其后领导权主要由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等人掌握

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性质—— 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国内方面——
A、推翻推翻清王朝,结束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
B、建立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国际方面——
A、沉重打击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B、鼓舞推动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发展。
局限性: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戊戌变法
清朝光绪二十四年间(公元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
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

戊戌变法的历史意义

(1)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符合中国历史发展趋势,具有进步意义。
(2)爱国救亡运动,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3)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

洋务运动
1861年(咸丰十年底开始)至1894年
在中央,不久前成立的总理衙门办事大臣,恭亲王奕䜣,文祥、沈桂芬成为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势力。

地方上的代表人物中,多数与曾国藩有关:

曾国藩(汉族,道光十八年进士,湘军领导人)
崇厚(满洲贵族)
左宗棠(曾国藩的同僚,汉族士绅,率领军队收复新疆)
沈葆桢(曾国藩的属下,进士出身,接替左宗棠创设福建船政,任南洋通商大臣)
李鸿章(曾国藩的门生,汉族,道光二十七年进士,淮军领导人,清朝后期的实力派)
张之洞(汉族,同治二年进士,号称“香帅”创设汉阳兵工厂)
刘坤一
唐廷枢

历史作用:
对于洋务运动的历史作用,应该运用“两点论”正确加以认识。洋务运动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