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相关原理,论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意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4:08:41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

  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构想的未来社会的内在属性之一。马克思认为,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7页)他指出,“人对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正像人对人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296页)重读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诸多论述,我们可以认识到,作为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人类的发展只有在保障自然界完整和繁荣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人与人的关系同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统一性,人与自然的和谐同人与人的和谐一样,都是未来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2.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是当代文明的必然要求。资源特别是能源短缺问题、环境特别是生态环境恶化问题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面对的严峻挑战。解决这些问题,要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以及生态文明等五大文明建设的有机统一、相辅相成。其中,最具当代文明特点的就是要超越旧式工业化道路,开创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崭新的工业化道路。这就要求我们牢固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大力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从而在改善人与自然关系的过程中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3.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有机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我们党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包含着鲜明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一是以人为本,克服工业文明造成的“人依附于物”的畸形发展状况;二是坚持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1.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理念,深化了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人类社会是在解决人与人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矛盾的过程中前进的。在工业文明阶段,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人对自然的征服状态,人对经济利益的追逐使人以另一种形式依附于物,同时它还使人类面临着自然生态被破坏所带来的“生存危机”。所有这些负面影响都呼唤着崭新的生态文明,要求人们彻底摈弃对自然的征服和占有,确立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