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R和EPR有什么区别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0:01:00

关于EPR和ESR实质上的一些细微差别
在当前所碰到绝大部分的EPR波谱例子中,电子磁偶极源自于自旋角动量,而电子轨道运动对此仅做一小部分的贡献。此系统对电磁辐射的共振吸收现象常被称为“顺磁共振”、“电子自旋共振”或“电子顺磁共振”。共振一词是正确的,因为切确的电子自旋的能级差必须与所入射单色电磁辐射的光量子的能量相匹配(吻合)。因此,核自旋偶极能级间的共振跃迁就成为了核磁共振波谱学(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NMR)的研究对象。电子顺磁共振(electron paramagnetic resonance,EPR)一词之所以被引用是因为考虑到电子轨道和电子自旋角动量的贡献。与此同时,也被广泛使用的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ESR)一词只考虑到电子自旋角动量的贡献。此外,电子磁共振(electron magnetic resonance,EMR)也会被使用。
一个无法用“电子自旋共振”所恰当描述的关于跃迁的例子就是处于1D态的O2–:它具有两个单位的位于原子间轴向上的角动量,但是自旋角动量为零。当这些实体处于气态时,它们会表现出电子共振。
(参考《电子顺磁共振: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2007.03)》的第七章)

一手物诉夺大林五大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