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知道大麻的生活习性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16:32:41
我写作要用到大麻的播种/成熟季节之类的关于大麻的常识 百度也查不到 自己对这方面也不了解 现在不敢乱写 希望有知道的告诉我

1月至4月 (1)选地:土层深厚、保水保肥力强、土质松软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pH值以6-6.5微酸性为好。

(2)轮作:与水稻、蔬菜及黄麻等作物轮作,可减少病虫,提高蓄养能力。

(3)整地:该麻宜深耕,深度可达30厘米。我省雨水多,麻地宜畦作,其宽可为1.0-2.3米。

(4)施肥:大麻3/4养分须在生育前期吸收,但苗期根系生长缓慢,吸收能力弱,应施足基肥,一般厩肥、土粪或绿肥1500—2500千克、草木灰40—50千克等。

(5)播种:种子标准:纯净饱满,充实完整,无病虫害,大小均匀,色泽新鲜,发芽率高,小粒种及大粒种的千粒重应分别在20克和25克以上,发芽率95%以上,含杂率不多于5%。不用隔年陈种子。播前用清水漂洗种子,后浸水2—3天,取出曝晒1天,再行播种。适时早播是增产关键,我省一般在地温8℃以上即可播种,可在12月至次年4月播种,但以2—3月播种居多。亩播量1千克。纤维用大麻播量大于种用大麻;早熟种大于迟熟种,撒播大于条、点播,宽幅条幅多于窄幅条播,肥田多于瘦田。一般采用撒播或条播。撒播留苗株距10—17厘米,株数8-10万株。条播株距7厘米,行距13—26厘米,留苗2-3万株。播种深度1.7—3.3厘米。 4月至7月 (1)间苗、定苗和补苗:间苗第一次在苗高3厘米时,第二次在出现2对真叶、苗高7厘米时进行。当苗出现3对真叶、10厘米高时可按规定株距定苗。此外,在麻高0.7-1.3米时再拔小弱苗一次。亩留苗密度我省在2-3万株,早熟种、肥地比迟熟种、迟播、瘦地密度大,线麻比魁麻密度大。

(2)中耕:大麻幼苗期生长缓慢,易受害。中耕除草应在茎秆旺盛生长期前进行,结合间苗进行2-3次。中耕深度以先浅后深再浅为原则。苗高7-10厘米是浅锄7厘米,苗高17—20厘米是深锄10—13厘米。苗高30厘米以上又浅锄3—7厘米。防止锄伤细根。雨后及时松土,防土板结:

(3)施肥: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硫铵5-10千克或人粪尿500—1000千克或油饼25—30千克,结合间苗、定苗或封行前分2—3次施入,不宜迟于麻茎最大伸长期,采种大麻开花前应增施速效氮及磷和钾肥。

(4)培土:一般培土2-3次,于中耕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