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的翻译(十万火急,救命用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7 10:08:50
郢人有遗燕相国书者,夜书,火不明,因谓持烛者曰:“举烛!”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国受书而悦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举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悦,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以次类。
帮忙翻译一下吧!救命用的!谢谢

古时候,有个人从楚国的郢都写信给燕国的相国。这封信是在晚上写的。写信的时候,烛光不太亮,此人就对在一旁端蜡烛的仆人说:“举烛。”(把蜡烛举高一点)可是,因为他在专心致志地写信,嘴里说着举烛,也随手把“举烛”两个字写到信里去了。
燕相收到信以后,看到信中“举烛”二字,琢磨了半天,自作聪明地说,这“举烛”二字太好了。举烛,就是倡行光明清正的政策;要倡行光明,就要举荐人才担任重任。燕相把这封信和自己的理解告诉了燕王,燕王也很高兴,并按燕相对“举烛”的理解,选拔贤能之才,治理国家。燕国治理得还真不错。
国家是治理好了,但根本不是郢人写信的意思。现在的学者,大多像这样(断章取义,穿凿附会)。

从前有人从楚国的都城郢写信给燕国的相国。
写时是夜晚,光线不够明亮,就对举着蜡烛的仆人说:“举烛。”。结果无意识
地在信里写上了“举烛”两个字。 燕相看到信中“举烛”二字,很高兴,说“‘
举烛’,就是崇尚清明廉洁。要施行清明政策,则应举荐贤才担任重任”。燕相
把这个意思告诉燕王,燕王很高兴,并予以施行。结果燕治理得很好。国家倒是
治理好了,却不是写书人的本意。 现在求学的人大多都是这样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622876.html?fr=qrl3
参考一下,以前有人问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