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声现象题目(会加分)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9/21 13:30:57
人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靠声带的-----,并靠------将声音传播出去
将要上钩的鱼,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走,说话声不仅引起空气的振动,还引起了水的-----,这表明水也能--------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涉及的发声体分别是-----,-------,-----.
小明看到闪电的5秒后听见雷声,那么小明距离产生雷电的地方大约----米.(设当时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某探测船将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射,从发声到受到回声共用4秒,则此处海底的深度是------米
发声体--------越到,音调就越高,发声体振动幅度越大,-------也越大.
在北京天坛的回音壁,人站在圆形墙内某处附近说话,声音经过------,可以在围墙的任何位置听到.
弦乐器的音调高低和弦的----,----,----都有关系.拉二胡时,手指在琴弦上来回移动,是通过改变----来调节音调的高低.
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马上消失.这是因为( )
A.声波传到人体中去了B.鼓面停止了振动.C.鼓的振动频率变低了,人听不到D.声音的振幅太小
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因是( )
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B.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C.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调节二胡弦的松紧程度,是在调(.)
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
甲同学比乙同学发出的声音洪亮一些,这是因为( )
A.甲的声带振动快B.甲的声带振动慢C. 甲的声带振幅大D. 乙的声带振幅大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是非题)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弱了
乙:使正在发生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丙: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丁: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纸在笔尖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以上能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的实验是哪一个或哪几个?

1振动 空气(不是空气的振动,就是空气)
2振动 传声
3空气 马的声带 黄河水
4 1700
5 680
6振动频率 响度
7反射(不确定)
8 长度 松紧 材料 长度
9 B
10 c(不确定)
11 A
12 C
13 错 是响度大
14 用乙和丁两个现象 甲说明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丙说明了如何让笛子发出不同的声音
15 器材:鼓 小锤 乒乓球 实验目的:探究声音是怎么产生的
用小锤敲鼓,并将乒乓球放在发声的鼓面上。发现球被弹起。由此说明声音是振动产生的

回答完毕

1.人说话时发出的声音是靠声带的(振动),并靠-(空气的振动)将声音传播出去.
2.将要上钩的鱼,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走,说话声不仅引起空气的振动,还引起了水的(振动),这表明水也能(传声).
3.“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这里涉及的发声体分别是(空气),(马的声带),(水).
4.小明看到闪电的5秒后听见雷声,那么小明距离产生雷电的地方大约(1700)米.(设当时声音的传播速度为340M/S)
5.某探测船将超声波垂直向海底发射,从发声到受到回声共用4秒,则此处海底的深度是( )米.(此题数据不全)
6.发声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发声体振动幅度越大,(响度)也越大.
7.在北京天坛的回音壁,人站在圆形墙内某处附近说话,声音经过(反射),可以在围墙的任何位置听到.
8.弦乐器的音调高低和弦的(振动),(材料),(形状)都有关系.拉二胡时,手指在琴弦上来回移动,是通过改变(形状)来调节音调的高低.
9.将敲响的鼓面用手一按,响声马上消失.这是因为( B )
A.声波传到人体中去了B.鼓面停止了振动.C.鼓的振动频率变低了,人听不到D.声音的振幅太小
10.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了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因是( C )
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B.是因为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C.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