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电磁场与电磁波》论文!谢谢!鞠躬!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20:31:30
RT 字数在1000字左右

看看吧,这里面很多的.
http://see.xidian.edu.cn/faculty/hmlu/shiyanjiaoxue/

关于高职《电磁场与电磁波》课堂教学的探讨胡文祥
[ 录入者:编辑04 | 时间:2009-01-18 | 来源:本站 | 浏览:[次]
摘要:“死点”是平面连杆机构的重要工作特性之一,学生理解和掌握有难度,通过建立、演示、再现、强化“死点”表象,分析原因、总结规律,并适度拓宽教材,可以将“死点”讲活。 关键词:平面连杆机构;死点 在平面连杆机构中,当机构处于连杆与从动曲柄共线的两个位置时,会出现传动角γ=0°,压力角α=90°的情况。主动件通过连杆作用于从动件的力恰好通过其回转中心,不能使从动件转动,我们把此位置称为“死点”,它是平面连杆机构的重要工作特性之一。中职各类《机械基础》教材大纲大都以曲柄摇杆机构为例,用简短的几行文字,进行分析、说明,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对“死点”这一内容,仅仅照本宣科,学生理解和掌握起来有难度,要顺利地渡过这一难关,需要一个将“死点”活讲的过程。 联系现实生活,建立“死点”印象 现实生活是学习的起点。平面连杆机构来源于生活,要让学生深入生活,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探究规律,构建模型。 连杆机构“死点”的工作特性是抽象的,需要一个“死点”表象建立的过程。结合家用缝纫机,分析曲柄摇杆机构在其脚踏板机构中的典型应用,既可以实现新旧知识的衔接,又为后面表象的建立埋下伏笔。 挖掘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可以建立“死点”表象。初用缝纫机者,大都会出现踏不动或正反转不定现象。阐明“产生这种卡死或运动不定”现象的原因就是曲柄摇杆机构中“死点”对传动的影响,学生关于“死点”的表象也就随之建立。 演示再现过程,强化“死点”现象 前面学生形成“死点”表象是教师通过语言和文字叙述,经过学生的想象回忆而建立的,这种表象是肤浅的。教育学理论认为,表象愈完整、愈清晰,学生就愈能顺利、正确地形成科学的概念。因此,演示曲柄摇杆机构的实物模型,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