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画楼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9 19:20:47
清末的时候,中国的画楼向照相馆那个时期过渡,介绍这方面的书哪本比较权威,详细。请给出书名,最好附作者名。回答有重加分。看我几级就知道。

照相馆介入了属于“画楼”和“影像铺”的市场,尽管照相馆的早期作品无非是“超清版”的中式肖像画。在1886年~1 889年间,醇亲王奕最请照相馆为他拍了几张套用传统中国画格式的照片其一,奕豢手持代表吉祥的松枝,身边有同样代表吉祥长寿的梅花鹿一头相伴,照片上左右各盖一方印鉴,分别为“皇七子和硕醇亲王渤潞乘风”和“东朝御赐思合符契”:另一张是为奕最50岁生日而摄,奕最坐而载涛立,背景有书、茶,照片上也有三处题词。之后,勋德为慈禧拍摄的众多摆拍肖像,也无非是帝王像,仕女像,佛教造像的翻版。
  不仅仅是取材和构图,对于早期通过相机留影的人来说,照相过程之漫长也有点儿类似于传统的手绘画像。银版照相的感光速度为几分钟,玻璃湿版的感光速度有所提高,但镜头打开之后也需要好一段时间才能曝光。1875年,跟随曾纪泽出使英,法的杨仁山给一个中国传统的大家庭拍摄了一张全家福。这个传统家庭人丁兴旺,几十名成员分几排列队,摆定姿势之后,为了配合曝光,所有人必须站立不动,屏息以待,婴儿与小孩也不例外(Yang Buwei Autobiographyof A chiAese Woman)。实际上,在翻看清末人物照片的时候,大家都会有个疑问,“他们为什么都不笑”。当然不笑的原因包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希望在肖像中显得更庄重,另一原因恐怕和底片的感光太慢,姿势保持得太久有关。也有人说,在某些场合,为了防止被拍摄对象头部晃动,摄影师经常常使用一种金属叉来帮他们保持姿势。

  画出来的照片

  照相比画像更快捷、也更逼真,而且从银版到玻璃湿版,照像的成本已经降低了90%以上,并有继续下降的趋势。1850年前,在巴黎拍一张银版相片的价格大约是25金币法郎。到了1910年后,在安庆市(安徽)拍摄一张淑女艺术照的费用为4洋元。到了1935年,《老北京旅行指南》中列出的“一元”照相馆已经打出了“八寸一张,六寸一张、四寸三张,二寸四张,每份一元”的广告词。
  靠“小照”和“影像”维生的画师们转行开了照相馆。1 850年,三位油画师在香港开了照相馆,这也是中国人开照相馆之始。不久后,天津画家张兆祥也兼营照相业务,照相成了他的绘画程序的一部分——他要先拍下花卉各种姿态的照片,以此为依据作画。
  由于当年的技术限制,许多“照片”需要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