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怎么评注?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03:50:56

该句出自《论语·子罕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看到河川里的流水,因而兴起感叹。他所说的“逝者”,没有特定的所指,而是包罗万象。仰观天文——日月运行,昼夜更始;俯察地理——花开花落,四时变迁。天地如此,人亦不例外,自出生以后,由少而壮,由壮而老,每过一日,即去一日,每过一年,即去一岁。孔子生在春秋乱世,想见到西周盛况,已不可得,只能梦见周公而已。由此可知,自然界、人世间、宇宙万物,无一不是逝者,无一不像河里的流水,昼夜不住的流,一经流去,便不会流回来。正如李太白《将进酒》说:“奔流到海不复回。”古希腊哲人也说:“濯足急流,抽足再入,已非前水。”

斯,这样;夫,语气助词,没有实际意义
这句话的意思是:过去的就像这样过去了,不管白天黑夜(都不会停留)
感叹时间流逝,不会为任何事物停留,也永不会再回来

“子在川上行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此语出处,史无正传。笔者揣度应是在今天的陶山西边的“古黄河”曾流经的“西河”岸边。后来孔子的学生子夏在“西河”岸边结庐授徒,现在仍有“卜子祠”遗址遗存。
此语,起表面意思是说水的流淌日夜不停。引申为:时间的流逝,人生的仓促。进而引申天地间大道(自然规律)的永恒
申保箱 200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