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应该有的状态?请学长学姐指点!!!谢谢!!!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13:22:45
我是医学生(临床),开学一个月了,点都没感觉!没觉得课已经开始了。。。
理化生比高中难了。。。
上课勉强跟得上节奏。。。
但是!下课觉得学的和专业没用。。。
所以,下课不想复习。。。
过了几天,又上课了才觉得应该复习。。。
所以,所以又花大量时间复习。。。
然后,就觉得。。。迷茫。。。
我是应该像高中一样,把学的搞懂。还是,只做一个了解?
望学长学姐指点。。。
本人不追求考试过关。。。
别给我说啥期末考简单之类的,谢谢!!!
补充句:我要问的是现在学习的知识要熟练掌握还是做了解。。。

问问老师你就会明白一点。
不过从我的经验来看,我认为有知识还要你特别注意的,有些大体知道就行。现在我还在实习,感觉很多地方都应该挖在深点,再多留一点,不过可惜了,上学时并不知道。。。
记住这句话:专乃博之首。

其实个人感觉大部分人之所以一进大学就丧失了高中时原有的劲头,最主要的就是缺乏目标,从而没有了学习的动力,身边大部分同学也面临着同样的困惑.
所以说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确定在这一,两年内想在那方面有所收获,甚至可以考虑毕业后希望从事哪类职业??这样自然而然的就会有意识的进行相关方面知识的积累了
我自己在进入大学前就对自己有了一个”两年计划”然后一步步的去实现,上一阶段的任务完成后,我就会再制订下一阶段的目标,这样四年的大学生活就可以充分的利用起来了.
希望我的经验对你有所帮助.

嗯嗯 大一?
大一的开始的都是这个样子的,不过也应该还保留点高中学习时的干劲哟……
大一学的都是大家要学的,专业知识一般要大二才开始,大一学的基础还是很重要的,那些比较重要的课要懂撒,其它了解就OK,其实也不必要花大量的时间,多方面发展哈……嘿嘿
多看看书肯定还是好的……

时间与疗效

1920年,陈独秀先生做了一次名为“教育缺点”的演讲。曾在其间一针见血地指出教育的弊病:“一种是犯主观主义,一种是犯形式主义。”他所指的主观主义是“教师只知道他自己做本位教授的时候,不管学生能不能领受,一味照他意思灌输进去。”而讲到形式主义“流弊和罪恶”时,谈到了“只重外表好看,装璜华丽,气象焕然。”他推其缘故,是因为教育的存在。他抨击教育部只在形式上考察,所以上行下效,“弄得教育一点没有实际。”最后干脆直接表态:“教育部存在一天,中国的教育,一定办不好一天。”他一并说了考试这件事,说教师学生平常多教不注意,到快考试多是临阵磨枪,于道德和身体“都有妨害”。
“这两种主义不破,中国的教育决不会有进步的希望。”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