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辞有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1 07:42:39

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学习修辞常识的目的是为语言实践服务。首先能在语言中辨识各修辞方法,继而理解其适用效果;同时要会用这些修辞方法,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修辞方法又称修辞格。据专家研究,汉语修辞格可达70种之多,常见的有10多种。
  (1)比喻。它是用某一具体的、浅显、熟悉的事物或情境来说明另一种抽象的、深奥、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方法。比喻主要分明喻、暗喻、借喻三种形式。
  明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本体)如(喻词:像、似、若、犹、好像、仿佛)乙(喻体)。
  暗喻的形式可简缩为:甲是(喻词:成、变成、成为、当作、化作)乙。
  明喻在形式上是相似关系,暗喻则是相合关系。
  借喻:只出现喻体,本体与比喻词都不出现。如: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2)借代。不直接说出要说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这一人或事物有密切关系的名称来替代,如以部分代全体;用具体代抽象;用特征代本体;用专名代通称等。如:
  ①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一针一线代群众的一切财产)
  ②不要大锅饭。("大锅饭"代抽象的"平均主义")
  ③花白胡子坐在墙角里吸旱烟。(花白胡子是以特征代本体)
  ④千万个雷锋活跃在祖国大地上。("雷锋"以具体的形象代抽象的共产主义思想)
  (3)比拟。把人当物写或把物当人来写的一种修辞方法,前者称之为拟物,后者称之为拟人。如:
  ①做人既不可翘尾巴,也不可夹着尾巴。(拟物)
  ②蜡炬成灰泪始干。(拟人)
  (4)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描绘的一种修辞方法。如:?
  ①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为扩大夸张)
  ②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芝麻粒儿"是缩小夸张)
  ③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像下了火。(把前一事物"出来"与后一事物"下火"夸张到几乎是同时出现,有人称此种夸张方式为超前夸张)
  (5)对比。是把两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举加以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