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蛋豆腐做法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9:25:25
我看生活时尚嘛 看到有个饭店主打菜是用鸡蛋和豆浆一起蒸 蒸出来鸡蛋豆腐 但我试了 中间总是有很多孔 而且 油里也不方便炸 因为水分实在太多 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么??

1、鸡蛋:豆浆=1:1(重量份)
2、鸡蛋打匀后过细筛除去气泡
3、豆浆要浓,不可太稀,最好是做豆腐用的豆浆
4、不能蒸的时间过久,5至8分钟为宜,一定要等蒸锅的水滚开之后才能上笼
5、调制时可加入一点米酒去除鸡蛋的腥味

问题应该解决了。

过去加工鸡蛋豆腐是在豆乳和鸡蛋等原料中添加葡萄糖酸δ-内酯、硫酸钙、氯化钙、氯化镁等凝固剂加工而成的。
可是用凝固剂加工鸡蛋豆腐时,鸡蛋成分首先凝固,出现所谓“离肉”现象,商品价值明显降低。为了克服离肉现象,日本专利曾经介绍了新的加工方法。前者预先对鸡蛋进行酶处理,去掉鸡蛋的凝固能力,然后与豆乳和凝固剂混合;后者通过将鸡蛋先加热凝固、后乳化的方法,去掉鸡蛋的凝固能力,然后与豆乳和凝固剂混合。
这两种方法都需要复杂的预处理,而且均需添加凝固剂,而鸡蛋的用量只能是豆乳的20~30%。
本方法可克服上述缺点,加工出风味好,营养丰富的鸡蛋豆腐。
如果使用整个鸡蛋的话,由于蛋黄和蛋清的凝固温度不同,会增加热凝固时的离肉现象。蛋黄中含的硫蛋白,会产生硫化氢的气味;蛋黄中胆固醇含量高,因而高脂血症都敬而远之;另外,蛋黄是酸性食品,蛋白是碱性食品,蛋黄能抵消蛋白的作用,尤其是蛋黄带色,会影响制品的色泽。
如果只使用蛋白,则可克服离肉现象,改善豆乳风味,食品的色泽呈白色半透明状,食品偏碱性,而且不必担心胆固醇含量高问题。
原料配方 每100份(重量)的豆乳中添加50~90份蛋白,如果蛋白配合量在50份以下,生产出来的鸡蛋豆腐过软,如果配合量在90份以上,则鸡蛋豆腐过硬,成为布丁状,只有配合50~90份,才能生产出味觉和视觉俱佳的制品。
调味料除使用化学调味料外,还可适当添加酱油和食盐等,其配合量为豆乳重量的5~20%。
添加的菜码要考虑到营养平衡,为了将鸡蛋豆腐调整成中性或弱碱性食品,以及对于食感、风味和色泽方面的考虑,可添加鸡肉、虾、银杏和蘑菇等,单用或合用均匀;添加量一般为豆乳生理的20~50%。这些菜码都是动、植物性食品,除了能增加鸡蛋豆腐的风味外,还能调节制品的色调。
本制品作为自然食品,是将蛋白与不含胆固醇的植物性蛋白混合而成的,是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