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顾宪成 主鬯承祧,于是乎在,不可得而爵 一句的翻译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9/28 14:42:14
如题 主鬯承鬯,于是乎在,不可得而爵 这句怎么翻译
再加一句
主鬯承祧,于是乎在,不可得而爵。今欲并封三王,元子之封何所系乎?无所系,则难乎其为名;有所系,则难乎其为实
怎么翻译 逐字的翻译最好 不必在意连贯性


  chàng
  古代祭祀用的酒,用郁金草酿黑黍而成。
  同“畅”。
  也代指宗庙祭祀
  荐鬯之夕。——《汉书·宣帝纪》
  又如:鬯圭(古代礼器,玉制,酌鬯酒);鬯酒(用于祭祀的香酒)

  祧
  tiāo
  古代称远祖的庙。
  承继先代:承祧。一子兼祧。
  把隔了几代的祖宗的神主迁入远祖的庙:不祧之祖。

  要明史中这句话,可先去百度一下“待嫡”和“三王并封”事件。
  “主鬯承祧,于是乎在,不可得而爵。今欲并封三王,元子之封何所系乎?无所系,则难乎其为名;有所系,则难乎其为实”这里,是接着上一句
  “有天下者称天子,天子之元子称太子。天子系乎天,君与天一体也;太子系乎父,父子一体也。”来的。

  意思翻译是这样的:
  (太子这个职位)应该是皇家承继先代,带领众人在祖庙祭祀的,(意思上是认可的最正统的继承人)是非常特殊的,所以有这么一个封号存在。是不能够在此基础上再用任何官位爵位与它共存的。(意思是说,封了太子,就不能再封任何官了,因为他这个位置,太特殊了。)如今,(圣上)要同时封(皇长子常洛、皇三子常洵、皇五子常浩)三人为王,那长子(元子就是长子的意思)的封王是根据什么来的呢?如果没有什么根据的话,那么这样的做法,师出无名,没有道理。如果有什么根据的话,那么也难以接受这样的目前的现实加上如今这样待嫡的作法。(皇后还没有生孩子,但长子已是年满二十却迟迟不册立,册立太子一事,万历帝已是一拖再拖。)

  所谓“待嫡”,就是说根据祖制,有皇后所生的嫡子则立嫡,皇后没有生育儿子就立长子。如果现在将长子立为太子,日后皇后生了儿子怎么办?不如先将皇长子和三子、五子(次子、四子已夭折)一起封为藩王。如果以后皇后生不出儿子,自然由长子承继大位。

  当时事件背景是这样的,皇帝曾答应在二十一年(1593)举行册立东宫大典,可皇帝压根儿就是不愿意痛痛快快让老大做太子。不但不提当初的诺言,而且提出“待嫡”和“三王并封”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