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忠臣的情商普遍来说是高是低?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03:40:33
我看了一些关于情商的说法,自认为比较了解历史,斗胆说一句,岳飞,李广等等一大批名将忠臣为了无所谓的皇权,自以为杀身成仁,大义凛然,是不是情商低的表现?相反秦桧、和珅一批奸臣,投人所好,事事圆润,在官场扶摇直上,是不是情商反而高呢?那些看不惯奸臣当道的士大夫隐居乡里又是不是情商低的表现呢?

儒家所提倡的,忠<对百姓对国家>孝<对父母>仁<对百姓施仁政>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礼仪<人与人沟通最简单的方法,确切语句百度上有>廉耻<要懂的知道什么叫无耻之徒,例如:看见人有钱,我就去抢,这个就是无耻,看见美女去女干,都是无耻的含义>,儒家所说的是以民为本,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好思想
一个人不是由情商决定的吗?主要是看那时社会主导的是什么人,当然秦桧、和珅一批奸臣会投其所好,这也是那时的一种形势,假如你无法改变又看不惯只有2种选择,一同流合污.二急流涌退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这不是一个人的情商来决定的。而是深受儒家的忠君爱国的思想影响下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