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至近代音乐的流变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6:09:51
1阐述明清至现代音乐主要形式及音乐特点分别是什么
2是什么原因导致形成了这一音乐形式?它的历史地位及意义是什么?
3是什么原因导致明清音乐到了近代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
客观阐述音乐史现状的同时 加入个人观点 理清思路 可列举实例

在音乐的表现形式上,中国音乐注重音乐的横向进行,即旋律的表现性。与中国的书法、绘画等艺术一样,在艺术风格上,中国音乐讲究旋律的韵味处理,强调形散神不散。传统的中国音乐作品在旋律进行上常常以单旋律的方式进行,对和声的运用较少。
民歌即民间歌曲,是劳动人民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集体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源于人民生活,又对人民生活起广泛深入的作用。在群众口头的代代相传中,不断得到加工。音乐语言简明洗练,音乐形象鲜明生动,表现手法丰富多样。有多种体裁和形式,主要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长调和多声部歌曲。我国民歌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远古的原始社会,常与乐舞结合在一起,如传说中葛天氏之乐的八首歌。现存《诗经》中的国风,是西周到春秋中叶十五个地区的民歌歌词。这以后的《楚辞》、汉乐府、唐曲子,直至明清小曲,或者源于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民歌,或者本身就是民歌。在近现代的革命斗争生活中,人民又创作了许多优秀的新民歌,有的在原有曲调上填上新词,有的在音乐上也有相应的发展。由于我国民族众多,幅员辽阔,各民族各地区的民歌也各具特色,绚丽多彩,又共同成为我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基础。各种音乐艺术形式,器乐、歌舞、曲艺、戏曲常从中吸收营养,并转而促使它加工提高。专业音乐创作也常以它为素材,或原曲引用,或摘取片段,或吸取其音调,加以发展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