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左传中的一个典型人物的分析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10:11:37
求左传中的一个典型人物的分析,200字左右

重耳
  晋文公(前697年—前628年),姓姬名重耳,与周王室同宗,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晋献公之子,因其父立幼子为嗣,曾流亡国外19年;后在秦国援助之下,于62岁时回国继位。
  晋文公生于周桓王二十三年(前697年),前636年即位,卒于周襄王二十四年(前628年),共在位9年。在赵衰、狐偃、狐毛、贾佗、先轸、魏武子、介之推等人的辅佐下,实行“通商宽农”、“明贤良”、“赏功劳”等政策,整顿内政,发展农业、手工业,加强军队,国力大增,出现“政平民阜,财用不匮”的局面。因平定周室内乱,接襄王复位,获“尊王”美名。城濮之战,大败楚军。旋于践土(今河南荥阳东北),会集诸侯,邀周天子参加,遂成霸主。公元前628年冬十月,晋文公因病逝世,终年70岁,其子晋襄公继位。
  在晋国历史上,晋文公虽只在位9年,但他的政绩最为突出,他的霸业只是政绩的一部分。他的主要政绩是通过国内的政治经济改革,为晋国以后的繁荣富强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他主持制定了一系列制度法令,并确定了会盟制度,不仅使晋国由甸服偏侯发展为雄踞中原的超级大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当时的局面,把诸侯间的征战控制在了一个比较小的范围内。
  荀彧曰:“昔晋文公 纳周襄王,而诸侯服从;汉高祖为义帝发丧,而天下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