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09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答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8:41:50

1、A(B sù ; qī ; C fĕi ; D jué) 学科网
2、D(A标新立异 B涸辙之鲋 C如愿以偿) 学科网
3、D名噪一时:名气很大,在一个时期内人尽皆知。(A凤毛麟角:比喻稀少而可贵的人或事物。B起用:提拔使用,指人。C义无反顾: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头。) 学科网
4、C(A“患者和普通病人”在外延上有交叉。B前有“是否”,后面的“不认同”指代不明。D“主要原因”与“因为”重复。) 学科网
5、B(A冒号与“诸如”重复,改成逗号。C分号应改成逗号。D 引号内的句号应放在外面,因所引的内容作宾语) 学科网
6、C“全部”应为“主要”。 学科网
7、B多祖论强调人种起源不同,强调人种的差别 学科网
8、A多祖论认为人类起源于猩猩、黑猩猩和大猩猩等,起源于不同的古猿。 学科网
9、C(A前提是白人,不可能再变黑人。B扩大了差异。D过于肯定,忽视了其它因素)。 学科网
10、A齿:并列 学科网
11、B 学科网
12、A感动太学生的是学问深厚,品行受人尊敬,即“学成行尊”。 学科网
13、①忧虑双亲年老而不能克制自己(的心情),一天,行礼告别诸生要回到和州供养父母。(闵,揖各1分,整体意思1分) 学科网
②何蕃在太学,诸生不做不仁义的事,埋葬无家可归的死者,怜悯那些遗孤把他们养育起来。(居,倒装句,字各1分) 学科网
③所以凡是贫贱的士子,必须等待时机然后有所成就,哪里只是何蕃啊!(立,独…欤各1分) 学科网
14、①寒蛩的叫声惊醒了诗人转战沙场,收复河山的美梦,让诗人感到失落、惆怅。同时,鸣声反衬了秋夜的寂静,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明月主要是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4分) 学科网
②(1)借旧山松竹表达对沦陷的故土的思念 学科网
(2)“松竹老”与“白首”相映衬,表明年华老去的悲哀。 学科网
(3)松竹经冬不凋,借松竹表明矢志抗金的决心和忠贞的节操。 学科网
(4)“阻归程”,既有对占领土地的金人的痛恨,也有对朝廷议和者的愤慨。(4分) 学科网
15、(1)脉脉不得语;竹喧归浣女;梧桐更兼细雨;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学科